普兰店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学生叁小时通话八百元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意思。前天我在菜市场买菜,听见两个大妈在闲聊,说的就是咱们普兰店有个初中生,花八百块钱打了叁小时电话。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这孩子家里有矿吧?
后来拐弯抹角打听了一下,发现这事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这孩子叫小磊,在咱们这儿实验中学读初二。他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在超市当收银员,要说家庭条件,也就是普通工薪阶层。
一通电话引发的思考
这通长达叁小时的电话,到底说了些什么?说实话,刚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才弄明白,小磊这通电话是打给省城一个挺有名的补习老师。那老师是教数学的,据说特别厉害,就是课时费贵得吓人。
小磊在电话里,把整个学期积攒的数学问题都问了个遍。从一元二次方程到函数图像,从几何证明到应用题,问得那叫一个细致。老师说,教了这么多年书,还没见过这么拼的学生。
要说这普兰店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事,最让人感慨的是,小磊这八百块钱,是他整整攒了半年的零花钱。每天早上别的同学买饮料,他就喝白开水;别的同学买零食,他就啃家里带的馒头。
这事儿传到学校老师耳朵里,班主任王老师直摇头:“这孩子,想要补习跟我说啊,我免费给他补课都行。”可小磊有自己的想法,他说省城那个老师讲题的方法很特别,一听就懂。
现在这社会,别说初中生了,就是大学生,舍得花这么多钱在学习上的也不多见。更多孩子是把钱花在买皮肤、充游戏上。像小磊这样,愿意把全部积蓄投在学习上的,还真是个另类。
小磊的妈妈知道这事儿后,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心疼的是孩子这么省吃俭用,欣慰的是孩子知道上进。后来她特意去找了那个省城老师的联系方式,说以后这钱家里出,让孩子别那么省了。
其实想想,现在教育资源确实不平衡。咱们普兰店是个小地方,好老师都往大城市跑。孩子们想听个好老师的课,还真得费点劲。要不怎么说,这学生叁小时通话八百元的事儿,背后反映的问题挺值得琢磨的。
小磊班上同学知道这事儿后,反应各不相同。有的觉得他傻,有的佩服他的毅力。不过说来也怪,自从这事儿传开后,班上好像多了几个像小磊这样用功的学生。
这事儿在咱们这儿传开后,连电视台都来找小磊采访。小磊倒好,躲在教室里不肯出来,说还要做数学题。记者最后只好采访了他的班主任和同学。
说真的,现在很多家长总抱怨孩子不爱学习,可要是孩子们都像小磊这么主动,怕是家长们又要发愁补习费太贵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方法和态度,光砸钱也不行。
小磊现在还是老样子,每天抱着数学题啃。不同的是,他现在每周都能跟那个省城老师通一次电话,费用嘛,是他妈妈出的。要说这学生叁小时通话八百元的故事,倒是在咱们这儿成了个励志段子。
有时候想想,现在的孩子真不容易。竞争这么激烈,想学点真本事,还得自己想办法。不过话说回来,只要肯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们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