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品茶海选工作室,北海茶艺海选工作坊
路过北海老街的时候,总会被一阵若有若无的茶香牵住脚步。抬眼望去,"北海品茶海选工作室"的木招牌在梧桐树影里若隐若现,像是等着有缘人推开那扇虚掩的栊门。
刚踏进工作室,就被满室氤氲的茶汽拥了个满怀。穿着棉麻茶服的姑娘正在茶海前沏茶,手腕轻抬间,白瓷盖碗碰出清脆的声响。"您来得正好,这是今春的蒙顶甘露。"她边说边将茶汤倾入公道杯,琥珀色的茶汤在光线下漾开细碎的金芒。
茶香里的慢时光
坐在我对面的陈老师是这里的常客,他捧着闻香杯深深吸气:"在这儿喝茶啊,就像给日子按了暂停键。"他指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外面那些人急匆匆的,倒是我们这些喝茶的反倒在追着时光走。"
这话让我愣了愣。确实,在北海品茶海选工作室待上半天,看茶叶在杯中舒展沉浮,连呼吸都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墙角的老唱片机转着昆曲,咿咿呀呀的水磨腔混着茶香,竟把寻常午后酿成了诗。
茶艺师小琳给我续了杯茶,说起她上个月在隔壁北海茶艺海选工作坊的趣事。有位客人头回体验茶道,紧张得端茶杯时手都在抖。"后来第叁泡茶入口,他忽然就放松了。"小琳眼睛弯成月牙,"说这茶汤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
茶汤里的人生滋味
说起两个地方的差别,工作室更侧重茶叶品鉴,工作坊则偏向茶艺传承。不过它们有共同的特点——都守着"慢工出细活"的规矩。比如沏岩茶定要用紫砂壶,泡龙井必选玻璃杯,连水温都要精确到摄氏度。
记得有回尝到泡失败的凤凰单丛,苦涩味直冲喉咙。老师却笑着说:"这茶就像人生,火候差了分毫,滋味就天差地别。"后来再喝到恰到好处的茶汤,果真品出了历经煎熬后的甘甜。
最近北海茶艺海选工作坊新开了亲子茶课,看见小朋友踮着脚学斟茶,胖乎乎的小手紧紧捧着茶壶,家长在对面举着手机记录。茶汤洒了也不恼,擦擦桌子重来一遭,那画面温馨得让人心里发暖。
暮色渐浓时,我告辞离开。回头望去,工作室的灯笼已经亮起,在渐深的夜色里晕开一团暖黄。或许明天,又会有新的茶客循着茶香而来,在这方天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