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学生品茶上课,学生课堂体验茶文化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3 01:55:50 来源:原创内容

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十几个学生正低头摆弄着手中的茶具,这可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而是海宁某中学每周叁下午的必修课。

“刚开始觉得挺新鲜的,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茶道表演。”高二学生林小雨一边温杯烫盏,一边笑着说,“没想到泡茶有这么多讲究,水温、时间、手法,每个细节都会影响茶的味道。”她小心翼翼地往盖碗里注入热水,动作虽然还不算熟练,但神情格外专注。

当课堂遇见茶香

这门特别的课程已经开展了一个学期。授课的李老师原本是语文教师,因为热爱茶文化,主动承担起这门课的教学。“现在的孩子整天抱着手机,我想让他们慢下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她说,刚开始有些家长不理解,觉得这是在耽误学习,但看到孩子们变得更有耐心、更懂礼节后,都转变了态度。

课堂上有意思的场景不少。男生王皓第一次泡茶时,直接把开水倒满整个盖碗,烫得直甩手。“现在我知道了,注水要沿着杯壁慢慢来,这就像做人做事,不能太急躁。”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样的感悟,在传统的数理化课堂上是很难获得的。

海宁学生品茶上课的课程设置很接地气。从认识六大茶类开始,到学习简单的茶艺动作,再到品鉴不同茶叶的香气滋味,循序渐进。学校还专门购置了各类茶具,绿茶要用玻璃杯,乌龙茶适合小盖碗,红茶最好用白瓷壶......这些细节,都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原来我们海宁也有自己的特色茶!”林小雨兴奋地说。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本地的茶园,亲眼看到茶叶从采摘到制作的全过程。“以前总觉得茶文化离我们很遥远,现在才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课堂体验茶文化活动的意义,或许不止于学会泡一杯好茶。班主任陈老师注意到,班上参加茶艺课的同学,上课注意力更集中了,同学间的摩擦也少了。“泡茶需要静心,这个过程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包容心。”

家长会上,王皓的妈妈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上周末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主动泡茶招待,动作有模有样,让客人们惊讶不已。“以前总觉得他毛手毛脚的,现在做起事来稳重多了。”

当然,这门课的推行也遇到过困难。茶叶的消耗、茶具的保养都需要经费,课程时间的安排也要协调。但这些困难在看到学生们的改变后,都显得值得了。学校正在考虑把茶文化课纳入校本课程体系,让更多学生受益。

窗外阳光正好,教室里茶香袅袅。同学们叁叁两两围坐在一起,品评着彼此冲泡的茶汤。“这杯香气不够。”“你的茶泡得有点苦了。”他们相互交流着心得,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也许,传统文化的种子就是这样悄悄播撒在心田的。当年轻的手掌捧起温热的茶杯,当青涩的味蕾品尝到茶的芬芳,一种文化的传承正在悄然发生。这不仅仅是学会一门技艺,更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一种安顿心灵的方式。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