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六安茶室品鉴感受记录
那天下午的阳光特别好,透过梧桐树的叶子洒在人行道上。我忽然想起朋友提过的一家六安品茶工作室,便临时起意想去坐坐。这家工作室藏在老城区的一条巷子里,要不是特意来找,很容易就会错过。
推开木门,风铃轻轻响动。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茶香,和外面车水马龙的世界一下子隔开了。店主是位穿着棉麻衬衫的中年人,正在茶台前忙碌,见我进来,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手里的动作。
初识六安茶香
“第一次来?”他边烫茶杯边问。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推荐了店里的招牌六安瓜片。“这个时节喝正好,”他说,“去年的秋茶,现在正是味道最醇和的时候。”他说话不急不缓,像极了手中匀速注出的水柱。
看他泡茶是种享受。热水冲入玻璃杯,茶叶在水中舒展,渐渐露出完整的形态。他特意让我闻了闻干茶香,那是一种带着栗子气息的清香,很特别。“好的六安瓜片,就是这个味道,”他笑着说,“像炒熟的坚果,又带着点青草的清新。”
第一口茶汤入口,微微的苦涩过后,回甘很快就在舌尖漫开。这种体验很奇妙,仿佛整个口腔都在经历一场小小的苏醒。店主看我表情,就知道我在想什么。“茶这东西,要慢慢品,”他说,“急不得。”
茶室里的慢时光
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他说这家工作室开了七年,来的多是熟客。有人专门来买茶,有人就是来坐坐。角落里确实有位老先生,一个人在看书,手边的茶已经续了好几泡。
“现在人都太忙了,”店主边给我续水边说,“连喝茶都想速战速决。其实茶有自己的节奏,你得跟着它来。”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确实,平时在公司泡茶,都是茶包往杯子里一扔,喝完就扔,哪有过这样的体验。
第二泡的茶汤颜色更深了,味道也更醇厚。神奇的是,苦涩感反而减弱了,甜味更加明显。店主说这是六安瓜片的特点,耐泡,而且每一泡都有变化。“就像人一样,”他打趣道,“相处久了,才能品出真味道。”
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远远的,像另一个世界。茶室里很安静,只有水沸的声音和偶尔的交谈。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有人愿意在这里待一下午。这种慢,让人有机会听见自己的声音。
品茶的学问与情趣
后来店主又泡了另一种六安茶,让我对比着喝。同样的水,同样的器具,味道确实不一样。“品茶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他说,“别人说的都是参考,你的舌头不会骗你。”
他教了我一个简单的方法:茶汤入口后,用舌头轻轻搅动,让茶汤充分接触口腔的每个部位。这样能更全面地感受茶的滋味。试了试,果然不一样,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都出来了。
聊到兴起,他还拿出了不同年份的茶给我看。新茶的颜色鲜绿,老茶的颜色深沉,连香气都截然不同。“茶是有生命的,”他说,“它在不停地变化,今天喝和明天喝都可能不一样。”
不知不觉,夕阳西斜,茶也淡了。我买了半斤茶,倒不是多么懂行,只是觉得这样的下午值得带点什么回去。走出工作室,巷子里的光线变得柔和,嘴里还留着茶的余香。
现在偶尔在家里泡六安瓜片,总能想起那个下午。茶还是那个茶,但多了些不一样的滋味。或许这就是工作室的魅力,它让喝茶不再只是解渴,而成了一种生活的方式。每次端起茶杯,都会想起店主那句话:慢下来,才能品出真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