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附近300一晚同城约茶,宜城周边300元一晚同城品茶
最近听朋友聊起宜城附近300一晚同城约茶的事儿,倒是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去茶馆的日子。那时候叁五块钱就能在竹藤椅上坐一下午,现在这种300元还包住宿的茶空间,听着还挺新鲜的。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宜城周边300元一晚同品茶"这个搭配时,我愣是盯着手机琢磨了半天。这价钱在景区连快捷酒店都住不上,居然还包含茶室服务?后来才弄明白,这是把传统茶文化和民宿体验揉在一块儿的新玩法。
藏在巷子里的别样茶香
上周特意去了宜城老城墙根下的那家"清茗居",青瓦白墙的木结构老房子,推门就闻到炭火焙茶的焦香。店主是穿着亚麻衫的年轻人,边拨弄茶则边说:"我们这儿不像酒店那么规整,但保证您能喝到当地明前茶。"
客房就在茶室楼上,竹帘隔出的小空间里,临窗摆着整套茶具。晚上八点多,隔壁住客轻轻敲门,问要不要一起试他刚淘的凤凰单丛。就着昏黄的落地灯,我们尝着那泡蜜兰香,忽然觉得这种宜城附近300一晚同城约茶的方式,倒比酒吧夜场来得惬意。
现在很多这样的茶宿都藏在居民小区里,有些还带着小院子。老板往往自己就是茶艺师,会根据你的口味推荐适合的茶。我见过有个大姐专程从武汉开车过来,就为跟着店主学怎么泡好滇红。
茶汤里的烟火人间
记得有回在城东那家"茶隐"遇着位老茶客,他边烫茶杯边说:"住这儿比酒店自在,晚上渴了随时下来讨茶喝。"他那熟门熟路的样子,显然已是常客。老板正在给新到的茶叶写标签,纸上是工整的小楷:"叁月采制,日光萎凋"。
这种宜城周边300元一晚同城品茶的模式,意外地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有次碰见几个大学生围坐着斗茶,比较着不同水温泡出的太平猴魁有什么区别。穿汉服的姑娘小心地注水,蒸腾的热气把她鬓角碎发都打湿了。
不知不觉聊到深夜,紫砂壶里的水续了又续。月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茶海上,忽然觉得这叁百块花的,买的不仅是住宿,更像是买了段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时光。
现在每次经过宜城老城区,总会留意那些亮着暖黄灯光的茶宿。有时候只是进去喝杯茶,店主也不会过分热情,继续低头摆弄他的茶宠。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反而让人更愿意常去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