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火车站小巷子,大冶火车站附近小胡同
大冶火车站小巷子,大冶火车站附近小胡同
每次从大冶火车站走出来,我都有个奇怪的癖好——不去看那些宽阔笔直的大马路,眼睛总忍不住往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瞟。尤其是出站口右手边,那条被高楼阴影挤出来的、窄窄的大冶火车站小巷子。它就像这座城市的一个秘密呼吸孔,不那么光鲜,却透着真实的烟火气。
说它是巷子,其实有点抬举它了。两边是老旧的居民楼,墙皮被岁月和雨水浸染出深浅不一的斑驳痕迹。抬头往上看,是横七竖八、像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和晾衣绳,偶尔还挂着几件没来得及收的衬衫,在微风中轻轻晃荡。脚下是坑洼不平的水泥地,要是赶上下雨天,可得留神着点,一不小心就能踩出个小水花。
可就是这么个地方,走进去,感觉瞬间就变了。火车站广场上的喧嚣和匆忙,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给隔绝了。巷子里是另一种节奏,慢悠悠的。旁边杂货店的老板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眯着眼打盹儿。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放着楚剧,那调子拖得老长,跟这午后的时光一个味道。空气里混杂着饭菜的香味,不知道谁家在做红烧肉,闻着就让人走不动道。
我往里走,发现这大冶火车站附近小胡同里头,真是别有洞天。卖早点的小摊早就收了,但炉子的余温好像还在。再往里,有个老师傅守着一个配钥匙、修鞋的小铺子,门脸小得只能容下他一个人。我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他干活特别专注,手里的锉刀一下一下,不紧不慢。这手艺,在现在这年头,可真不多见了。我猜,住在这附近的老街坊,一定离不开他这儿。
巷子深处,几个老人家围在一张小石桌旁下象棋,旁边还站着两个观战的,比下棋的人还着急。“跳马呀!飞象!”有人忍不住喊了一嗓子,下棋的那位反倒更沉得住气,捏着棋子半晌不落下。这种悠闲和专注,跟几步之遥的火车站里,那些拖着行李箱、看着手表、脚步匆匆的人们,形成了特别有趣的对比。一边是奔忙与抵达,一边是静止与生活。
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我总喜欢往这种地方钻呢?也许是因为,在这些看似破旧、不起眼的大冶火车站小巷子里,藏着一座城市最真实的体温和记忆。新建的高楼和广场都长得差不多,唯有这些角落,还固执地保留着本地的、无法被复制的样子。它告诉你,这里的人们具体是怎么过日子的。
太阳渐渐西斜,光影在巷子里拉得老长。我该走了。当我从这条大冶火车站附近小胡同里钻出来,重新汇入火车站广场上的人流时,感觉像是进行了一次短暂的时空切换。心里那份因为旅途而产生的焦躁,不知不觉被抚平了不少。这条小巷子,就像一个城市的缓冲带,它提醒着每一个过客,在奔赴远方和归家的间隙里,还有这样一种缓慢、扎实而又温暖的生活,在静静地流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