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品茶海选工作室,玉门茗茶甄选工作坊
玉门这地方,说起来总带着点儿西北的苍凉感。可你要是真以为这儿只有戈壁和骆驼草,那可就错过太多啦。最近朋友神神秘秘地跟我说,城里悄悄开了几家挺特别的茶空间,名字起得也雅致——玉门品茶海选工作室。乍一听还以为是什么选秀现场,去了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记得头回推开那扇木门,风铃叮当作响。迎面而来的茶香把外面的风沙都隔绝了,屋里光线柔和,几个茶艺师正在长案前忙碌。他们不像在泡茶,倒像在打理什么宝贝——白瓷盖碗列成一排,不同的茶叶在热水中舒展,旁边还有人拿着小本子记录。穿棉麻裙的姑娘笑着解释:“我们这儿啊,每批新茶都要这么过一遍,找出最适合的冲泡方法。”这才明白,原来“海选”是这个意思——把各地的好茶请来,像给姑娘们挑嫁衣似的,非得试出最衬它的那一款水温和手法。
茶香里的慢时光
后来我又去了另一家,叫玉门茗茶甄选工作坊。名字听起来更老派些,做法却更有意思。主理人是位满头银发的老师傅,说话不紧不慢的:“急什么?茶有茶的时辰。”他那儿不搞批量试茶,反而像老中医看病,得先问清楚你今天胃口如何,睡得可好,再决定给你泡哪一壶。有次我连着加了几天班,他什么都没说,取了罐陈年熟普。茶汤入口醇厚,那股暖意从喉咙慢慢滑到胃里,整个人都舒展开了。
这两家虽然风格不同,骨子里却都透着对茶的较真。玉门品茶海选工作室像是茶的实验室,要把每种茶的潜力都挖出来;而玉门茗茶甄选工作坊更像是茶的老朋友,懂得在什么时候该请哪款茶来陪你。现在城里人渐渐习惯了这种喝茶方式,周末约着去“海选”新茶,或是到“甄选”那儿寻个清静。
说来也怪,西北的风照样刮着,可坐在这些茶空间里,捧着温热的茶杯,看窗外杨树叶子哗啦啦响,忽然觉得玉门不再是地图上那个干燥的名字。它有了湿度,有了温度,有了在茶香里慢慢沉淀下来的生活滋味。这大概就是茶的魔力吧——不管在哪儿,只要遇上懂它的人,就能生出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