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石首车站旁巷弄游玩去处
那天路过石首车站,忽然听见巷子里传来小孩子咯咯的笑声。这让我停下脚步,想起小时候总爱在类似这样的小巷子里捉迷藏。现在的城市里,这样的巷子越来越少了,但石首车站附近还保留着几条,成了附近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从车站往西走两百米,第一条巷子口有家做了叁十年的豆腐脑摊子。老板娘认得常来的老街坊,总会多撒一把虾米。往里走几步,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角探出几株野蔷薇。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来,把影子拉得老长。住在这条巷子的王大爷常坐在自家门槛上拉二胡,咿咿呀呀的曲调在巷子里回荡。
巷子里的春夏秋冬
春天最好玩的是看燕子衔泥。巷子屋檐下有好几个燕窝,叁四月时雏燕探出脑袋,张大嘴巴等父母喂食。夏天傍晚,家家户户搬出竹椅乘凉,摇着蒲扇闲聊。孩子们最爱玩跳房子,用粉笔在石板路上画格子,笑声能传到巷口。秋风起时,银杏叶把巷子染成金黄,踩上去沙沙响。冬天下雪的日子,这里反而更热闹了,堆雪人打雪仗的欢闹声此起彼伏。
再往深处走,第二条巷子要窄些,但藏着不少宝贝。墙缝里长着厚厚的青苔,用手轻轻一碰,湿润润的。李奶奶家的院墙上爬满了牵牛花,清晨开花时像挂了一墙小喇叭。她总说这些花是她老伴儿生前种下的,每年自己就长出来了。巷子中间有口老井,虽然现在通了自来水,但夏天还是有人喜欢打井水冰西瓜。
最让我惊喜的是第叁条巷子拐角处的旧书摊。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大叔,他的书只要五块钱一本。书架旁边摆着几个马扎,可以坐着慢慢翻看。偶尔有野猫蹲在书架顶上打盹,尾巴垂下来一晃一晃的。这里总能找到些绝版的小人书,上次我还淘到一本1982年的《故事会》。
傍晚时分,巷子飘起饭菜香。张家的红烧肉,李家的酸菜鱼,味道混在一起却不觉得违和。谁家做了好吃的,总会盛一碗给隔壁独居的老人。这种亲切的邻里关系,在城市高楼里已经很难见到了。夜幕降临后,暖黄色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把行人身影拉得忽长忽短。偶尔有自行车铃声叮铃铃响过,消失在巷子尽头。
石首车站附近这些巷子虽然普通,却藏着最真实的生活气息。每次走进去,都像打开了一个装满惊喜的盒子。下回你要是路过石首车站,不妨也拐进这些巷子转转,说不定会遇到更有趣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