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泄火的小巷子,蒙自老街的小巷风情

发布时间:2025-11-03 07:04:26 来源:原创内容

蒙自这座小城,总有些地方藏着说不完的故事。今天闲着没事,我又晃到了那条被街坊们称作"泄火巷"的老巷子。说起来挺有意思,这条巷子本名叫文渊巷,可大家偏要叫它泄火巷,大概是因为走进这条小巷,再烦躁的心情都能慢慢平静下来吧。

巷口那棵老榕树怕是比咱们爷爷的爷爷年纪还大,枝叶茂密得把半条巷子的阳光都挡住了。正午时分走进来,就像突然从夏天跨进了秋天,那股子凉意顺着汗津津的皮肤往骨头里钻,舒服得很。几个老爷子坐在树下的石凳上喝茶下棋,茶壶嘴里飘出的白气,混着他们时不时的说笑声,在巷子里慢慢散开。

巷子里的烟火气

往深处走,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雨后还会泛着青光。两旁的老房子挨得特别近,二楼的人家从窗户探出身来,几乎能和对门的邻居握手。这会儿快到晚饭时间,谁家正在炒辣椒,呛人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隔壁又在炖肉,那股子肉香勾得人走不动道。

卖豆花的大嫂推着小车从身边经过,笑着问我:“今天来碗甜的还是咸的?”我摇摇头,她就慢慢推着车往巷子那头去了。车轮压在石板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配合着谁家窗口飘来的收音机里的滇剧唱段,听着特别有味道。

要说这蒙自泄火的小巷子啊,最妙的还是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老手艺。修鞋的老张坐在自家门口,鼻梁上架着老花镜,一针一线缝得认真。他说在这条巷子修了叁十多年鞋,看着巷子里的人来了又走,鞋子换了一双又一双,可这条巷子的味道从来没变过。

再往前几步,有个卖米糕的小铺子,蒸笼冒着白白的热气。老板娘认得我,直接包了块米糕递过来:“刚出锅的,趁热吃。”米糕甜丝丝的,糯得很,还是小时候那个味道。

老街的新面孔

不过这两年,这条蒙自老街的小巷风情也在悄悄变化。巷子深处开了几家小小的咖啡馆,年轻人坐在百年前的木结构老房子里喝着拿铁。老旧的门板上挂着创意十足的招牌,新与旧就这么自然而然地长在了一起。

有个刚从省城回来的年轻人在巷尾开了家书店,他说就是看中了这条巷子的安静。书店里养了只橘猫,整天趴在书架上打盹。偶尔有游客举着相机进来,它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倒是很有这条巷子的派头——任外面世界怎么变,这里自有它的节奏。

天色渐渐暗了,巷子里的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来。暖黄的光晕洒在青石板上,把整条巷子照得温柔起来。我慢慢往外走,身后传来哪家妈妈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还有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走出巷口,回头再看,蒙自泄火的小巷子静静地卧在夜色里,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继续守护着这座小城的记忆。明天,它还会在这里,等着那些需要“泄火”的人,等着那些想感受真正蒙自老街的小巷风情的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