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小粉灯一条街,绵竹夜色粉灯巷

发布时间:2025-11-05 02:38:40 来源:原创内容

傍晚时分,我站在街口,看着绵竹小粉灯一条街慢慢苏醒。那些挂在屋檐下、窗棂边的粉色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来,像睡眼惺忪的姑娘,揉揉眼睛,露出了温柔的笑。

这条老巷子不宽,刚够两辆叁轮车错身。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的木门虚掩着,隐约能听见屋里传来炒菜的滋啦声。有个大爷坐在门槛上抽旱烟,烟圈悠悠地飘向巷子上空,混着灯笼的光,竟分不清哪是烟哪是光。

绵竹夜色粉灯巷的烟火气

再往里走,香味就扑鼻而来了。李记豆腐脑门口排着队,老板娘舀豆腐的手从来没停过。“辣椒要不要?香菜呢?”她嗓门亮堂,每个客人都要问这么一句。斜对面的烧烤摊刚支起来,炭火还没烧旺,老板不慌不忙地串着肉。他说在这条街上干了二十年,看惯了人来人往。

有意思的是,这些店铺的招牌都差不多——清一色的木匾,用毛笔写着店名,底下都挂着那盏粉色灯笼。问了几家才知道,这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绵竹小粉灯一条街嘛,没了这灯笼,味道就不对了。

我在一家糖水铺坐下,要了碗冰粉。老板娘边撒花生碎边聊起来:“你说这灯笼为啥是粉的?我奶奶那辈就是了。”她指了指对面二楼,“以前那家住着个绣娘,每晚点粉灯做活计,后来整条街都学她,说粉光柔和,照得人好看。”

正说着,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直播走过。“宝宝们看,这就是传说中的绵竹夜色粉灯巷!”他们的声音很快融入了街上的嘈杂。直播的、拍照的、写生的,这几年越来越多,可老街还是那条老街,该慢的依旧慢。

巷子深处有家老茶馆,竹椅矮桌,茶叁元一碗。几个老茶客在昏暗的灯光下下象棋,手边的茶早就凉了,也没人在意。我凑过去看,穿灰衫的大爷突然“将军”一声,对面戴帽子的愣了半晌,摇摇头笑了。观战的人便起哄:“输了吧?明天茶钱你请!”

走出茶馆时,夜色更深了。灯笼的光把整条街染成暖暖的粉色,人影在光里晃动,像皮影戏。有个小女孩拉着妈妈要买兔子灯,那妈妈嘴上说着“家里灯够多了”,却还是掏了钱包。这情景让我想起儿时,原来有些东西,不管过去多少年都不会变。

快到街尾,遇见个画糖人的老人。他舀起一勺糖浆,手腕轻轻一转,蝴蝶翅膀就出来了。周围围着一圈小孩,眼睛瞪得圆圆的。“要什么?”他问最前头的小男孩。“龙!”这可难了,但老人笑了笑,糖勺飞舞,不出叁分钟,一条活灵活现的糖龙递到孩子手里。

站在街尾回望,绵竹小粉灯一条街在夜色中成了一条粉色的河。灯笼是河上的花,人是河里的鱼。那些说笑、吆喝、炒菜声混在一起,竟出奇地和谐。这里不像那些商业古镇,它真实得很——真实地活着,真实地老去,也真实地温暖着每个路过的人。

夜深了,灯笼还亮着。我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它们会熄灭,但傍晚一到,又会准时亮起。就像这条街上的生活,日复一日,看似重复,却总有新的故事在粉色的光里悄悄发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