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建阳站后巷弄
每次从建阳火车站出来,我总忍不住往车站背后那条小巷子瞟一眼。说实话,这条建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和崭新亮堂的车站站房比起来,简直像两个世界。
今天拖着行李绕到站后,巷口那家五金店老板正蹲在门口修电风扇,看见我就扬了扬手里的螺丝刀:“刚回来啊?”我点点头,拉箱轮的咕噜声在窄巷里格外响。这条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人并排走,两侧墙壁斑斑驳驳的,墙根处泛着青苔。抬头看,晾衣杆从这边窗台伸到对面阳台,挂着的衬衫还在滴水。
巷子里的烟火日常
往里走几步,修鞋摊的老孙头照例坐在小马扎上。他在这儿摆了二十年摊,说以前巷子比现在热闹多了。“那会儿下火车的人都往这儿钻,就为吃口李嫂的豆花。”他边说边敲打手里的皮鞋后跟,“现在嘛,大家都打车去大商场啰。”语气里带着点说不清的怅然。
确实,建阳站后巷弄里如今剩的多是老住户。下午四点光景,几个奶奶拎着菜篮子站在杂货店门口闲聊,说的都是谁家孙子考了多少分,今晚准备烧什么菜。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煤烟味和饭菜香,偶尔有摩托车小心翼翼地从人缝里钻过去,司机还不忘和熟人打个招呼。
我突然想起第一次来这儿是十年前,刚下火车找不到北,拖着大箱子误打误撞闯进来。当时又累又渴,是巷子中间那家小卖部阿姨给了杯凉茶,指了去汽车站的路。这次特意往那个方向找,小卖部居然还在,只是招牌换了新的。
再往里走,墙上有片剥落的告示栏,隐约还能看出“列车时刻表”几个字。听老孙头说,以前没手机查车次,大家都挤在这儿看时刻表。现在这面墙早没了用处,倒是旁边不知谁用粉笔画了只歪歪扭扭的小猫。
巷尾有栋待拆的老楼,阳台的铁艺栏杆爬满了牵牛花。叁楼的窗户破了一角,用透明胶粘着硬纸板。我站在楼下发呆,想象着曾经有多少人从这些窗口望出去,看火车进站出站,看站台上聚散离合。
天色渐暗,巷子里亮起昏黄的灯。那家五金店拉下了卷帘门,修鞋摊也收了。我站在巷口回头看,整条建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安静下来,只有远处站台的广播声隐隐传来。这里就像个被时光稍稍遗忘的角落,守着车站,也守着自己的节奏。
拉上行李箱准备离开时,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明天还来不?”回头看见五金店老板从二楼窗户探出头。我朝他挥挥手,没给确切答案。但心里知道,下次从建阳火车站下车,肯定还会绕到后面,来看看这条建阳站后巷弄。它不像车站那样总是人来人往,却藏着这座小城最真实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