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邻近地区两百元情感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3 04:11:18 来源:原创内容

那个雨夜的约定

五金店的卷帘门哗啦啦落下时,老陈抬头看了看天。乌云正从丹阳化工新区那边压过来,他赶紧把门口两箱螺丝往屋里挪。这条街的店铺六点后基本都关门了,只有巷子口那家理发店还亮着粉色的灯。

刘梅站在理发店门口收伞,雨水顺着伞骨滴成一条线。她今天特意换了件新买的浅蓝色衬衫,领口别了个小珍珠胸针——虽然珍珠是假的,但光泽还挺好看。这是她在丹阳附近工作的第叁年,纺织厂按件计工资,最近订单少,一个月到手刚过两千。

“来啦?”理发店老板娘探头看她,“他刚打电话说路上堵车,让你等十分钟。”

刘梅点点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叁十岁的年纪,眼角的细纹已经盖不住了。她想起上个月在厂里听工友聊起的那件事——丹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当时几个女工边吃饭边笑,说现在还有这么便宜的事?只有刘梅没笑,她默默把盒饭里的肉丝夹到女儿照片旁边。

老陈锁好店门正准备回家,看见刘梅站在屋檐下看表。“等人啊?”他认得这个经常路过他店门的女工。刘梅勉强笑笑:“诶,等个朋友。”雨越下越大,老陈折回店里拿了把旧伞递过去:“拿着吧,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了。”

刘梅接过伞时注意到老陈手上都是机油印子,指甲缝里黑黑的,和她父亲的手一模一样。她突然想起父亲说过,他们那代人的感情就像他修了二十年的自行车,“坏了就修,修不好也舍不得扔”。

约定的时间过了半小时,刘梅手机亮了又灭。她看着马路对面宾馆的霓虹灯牌,心里盘算着这个月要给老家寄多少钱。女儿下学期的课外辅导费要交,婆婆的降压药不能断...她攥着口袋里仅有的两百块钱,这是她偷偷省下来的“私房钱”。

老陈其实没走远,他在隔壁小超市买烟时听见超市老板在闲聊:“现在这世道,两百块能干啥?也就吃顿火锅。”另一个声音笑着说:“在丹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多的是,都是过日子呗。”

刘梅最终没等来那个人。她看着手机里刚收到的短信:“对不起,我老婆突然查岗。”雨滴打在老陈给的那把伞上,声音闷闷的。她突然笑了,转身走进雨里,浅蓝色衬衫很快被雨水浸成了深灰色。

第二天老陈开店时,发现门口放着一把迭得整整齐齐的伞,伞柄上系着条蓝丝带。伞下面压着两张百元钞票,用石头压着,风吹得起起伏伏的。老陈拿起那两百块钱站了很久,突然想起昨晚超市老板说的话。他小心地把钱展平,对折后放进了胸口口袋。

后来刘梅还是经常从五金店门口经过,有时候会带几个自家种的西红柿给老陈。老陈则会帮她修修自行车,或者换掉她宿舍那个漏水的水龙头。他们从没提过那个雨夜,但老陈胸口口袋里始终放着那两张皱巴巴的钞票。

入冬后的一天,刘梅来借扳手,看见老陈正在数零钱。“要给女儿寄生活费?”她随口问。老陈摇摇头,从柜台底下拿出个新书包:“你闺女上次说想要个带卡通图案的。”刘梅愣在原地,窗外飘着细碎的雪花。

现在偶尔还能听见有人聊起邻近地区两百元情感故事,刘梅听到时只是低头整理货架。她指甲缝里还留着今天刚染的布料的颜色,像极了那天老陈手上的机油印。有些感情啊,就像丹阳老街上那些生了锈的门牌,斑驳是斑驳了点,但上面的字迹越磨越清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