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做服务的小巷子,池州服务小街风情
池州做服务的小巷子
来池州之前,就听人念叨,想感受地道的烟火气,得去那些老城区的小巷子里转转。我原本没太在意,心想哪个城市没有几条这样的巷子呢?直到我真正走进那条被称为“池州做服务的小巷子”的地方,才发现味道全然不同。
巷子口很窄,两边的老墙斑斑驳驳,探出头的晾衣竿上挂满了家常的衣裳。刚走进去,一股生活的热气就扑面而来。不是说这里有多么繁华的商业,恰恰相反,它的“服务”味儿,是浸在柴米油盐里的。
喏,你看那位坐在小马扎上的老师傅,他面前摆着些简单的工具,专修鞋子和配钥匙。有人拿来一双开了胶的旧皮鞋,他扶扶老花镜,端详一会儿,也不多话,拿起工具就忙活起来。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修复一件艺术品。这算不算是一种“服务”呢?我觉得是,这是一种让旧物重获新生的、顶实在的服务。
再往里走,那股子生活的气息就更浓了。吱呀一声,一扇木门被推开,走出来一位系着围裙的大姐,手里端着个簸箕,里面是刚摘好的青菜。她笑着和隔壁理发店的老板打了个招呼,聊的是今天菜市场的菜价。那间小小的理发店,也没有花哨的名字,红色的转灯慢悠悠地转着,老师傅正给一位老主顾理发,推子嗡嗡作响,闲聊声断断续续,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紧不慢。
我忽然就明白了,人们口中“池州做服务的小巷子”,提供的并非是什么高大上的业务。它服务的,是生活本身。是帮你解决鞋跟磨损的尴尬,是给你理一个清爽精神的头脸,是卖给你当天最新鲜的蔬菜,是左邻右舍见面时那句“吃了吗”的问候。这种服务,带着温度,透着人情,是那种大商场里永远也找不到的感觉。
池州服务小街风情
如果说刚才那条巷子像一位沉静内敛的长者,那么旁边相连的这条“池州服务小街”,就稍微热闹些,更像一位热情爽朗的邻家大姐。街道稍微宽敞点儿,两旁的小铺面一个挨着一个。
有家裁缝铺,老板娘手脚麻利,正踩着缝纫机给客人改裤脚。机器哒哒哒的声音,听着竟有些悦耳。旁边是一家五金杂货铺,从螺丝钉到扫帚簸箕,应有尽有,老板就坐在店里,看着来往的行人。有人来买灯泡,他不仅能准确说出瓦数和价钱,还能告诉你哪种更省电。这种贴心,不就是最实在的服务吗?
快到饭点的时候,整条街的氛围就更活了。几家小吃店开始飘出诱人的香味。不是那种连锁店的标准味儿,是自家熬的骨汤香,是猛火快炒的锅气。有家面馆,老板在门口支着大锅,热气腾腾地煮着面条,熟客们自己搬个小凳子坐在路边,稀里呼噜地吃着,那满足的神情,比什么广告都管用。
我站在街口,看着这来来往往的人,修补的、采买的、理发的、吃饭的……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这条街的风情,就在于它的真实和坦然。它不掩饰生活的琐碎,反而将这些琐碎打点得井井有条,成了维系周边居民日常运转的,一个充满温情的枢纽。
离开的时候,我又回头望了望。夕阳的余晖给这些老旧的房屋镀上了一层金边。我想,所谓城市的记忆和温度,大概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池州做服务的小巷子和池州服务小街风情里吧。它们或许没有光鲜的外表,却有着最坚实的里子,默默地服务着一方百姓,也守护着一方最动人的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