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500块钱叁个小时,界首叁小时五百元体验
你说这事儿有意思不?前两天刷手机,看见个挺扎眼的标题——界首500块钱叁个小时。当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叁个钟头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正好这周末闲着也是闲着,我就揣上五百块钱去了界首。接待的是个本地大叔,穿着跨栏背心摇着蒲扇,开口就是“咱这儿不搞虚的”。他骑着叁轮车把我往老城区带,车斗里铺着凉席,坐上去屁股硌得慌,可风吹在脸上倒是挺舒坦。
这钱花在哪儿了
头一站是吃。大叔拐进条巷子,端出来叁碗不同年份的牛肉汤。嚯,那汤底从清亮到醇厚,味道层层迭迭的。老板边切肉边唠:“我家从爷爷那辈就在这儿熬汤,火候差半点都不是这个味儿。”我算明白了,这碗汤里熬的不只是牛肉,还有年月。
接着往老戏台去,台上正在演梆子戏。台下就五六个人,演员照样唱得满脸是汗。敲梆子的老爷子看我感兴趣,递过来让我试试。好家伙,那木头梆子沉得很,我敲了两下完全不在调上。旁边听戏的大妈乐了:“这玩意儿得练,跟做人一样,急不得。”
最后那小时,大叔带我去看了个做竹编的老作坊。满屋竹子清香,老师傅手指翻飞,竹篾子就跟活了似的。我试着编了个篮底,歪歪扭扭的,师傅却夸说有点意思。临走他送我个小竹铃,说“带个响声回去,算是个念想”。
回程路上我问大叔,这五百块到底图啥?他摇着扇子笑:“有人觉得亏,有人觉得值。你看那些急匆匆的游客,拍个照就走,哪尝得出牛肉汤的年份?”这话让我愣了半天。确实,现在什么都讲究快,可有些东西就得慢火慢炖。界首叁小时五百元体验,说到底不是买了什么服务,是买了段不赶时间的光阴。
现在想想,这钱花得挺值当。那些味道、声响、手艺,都在记忆里扎了根。要是你也路过界首,不妨试试这个界首500块钱叁个小时的玩法。别急着赶路,停下来听听梆子戏,编个小竹篮,没准儿也能品出点儿不一样的滋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