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如何知道附近有没有特殊的茶,江都附近特色茶馆位置查询
江都的茶香记忆
前几天路过广陵路,突然闻到一阵特别的茶香,这才想起家里茶叶快见底了。要说在江都找茶叶铺子不难,但想寻些有特色的茶,倒真是个值得琢磨的事。就像我常去的老街那家店,老板总爱把新到的茶叶摆在后堂,不熟悉的客人根本看不到。
其实江都人找茶有自己的门道。上次在龙川广场遇到位老茶客,他说现在年轻人总爱捧着手机查地图,但真要找特色茶,得用"叁看一闻"的法子。看店面招牌是否专营茶叶,看门口茶罐摆放是否讲究,看傍晚时分有没有老茶客登门,最后凑近门帘闻闻有没有混着花香的茶气。这法子我试过两回,在人民路上还真找到家藏着凤凰单丛的铺子。
巷子深处的惊喜
说起江都特色茶馆位置查询,我倒发现个规律——好茶往往不在主街面上。上次跟着本地茶友穿过后街窄巷,在条叫梧桐弄的巷子里,撞见家只挂"茶"字灯笼的店铺。老板是位戴老花镜的师傅,正在院里焙新到的安吉白茶。他说这季节该喝些轻发酵的茶,转身从竹篓里取出带着露水的紫笋茶。
现在养成了个习惯,每周末都要去解放桥那边的茶市转转。那儿有二十来个固定摊位,但最当季的茶往往摆在最里间的玻璃柜里。记得有次想找些特别的祁门红茶,连着叁周都没遇见合适的。正要放弃时,却在角落发现有个老师傅在拆陶罐,里面正是带着果香的祁红金针。
手机地图确实能标出茶馆位置,但真要找特色茶,还得靠脚步丈量。我习惯把发现的好茶馆在纸质地图上做记号,半年下来竟攒了十七八个红点。这些标记里要数运河边那家最特别,店主每天只接待十位客人,茶叶都存放在青瓷瓮里,说是要等茶性稳定才肯开坛。
最近又开始流行起订制茶席,在仙女庙附近有些茶室要提前叁天预约。上次参加时,茶艺师会根据当天气温推荐茶品,那天的武夷岩茶配着窗外的细雨,确实别有一番风味。不过这种体验需要多打听才能知道,我都是跟着社区茶艺班的学员才找到门的。
有时候觉得,在江都寻茶就像在解一个个有趣的谜题。昨天路过浦江路,看见新开了家装修雅致的茶空间,透过木格窗能瞥见墙上的云南茶山地图。推门进去才发现,他们竟收藏着1998年的熟普洱,这大概就是散步时偶然收获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