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识别真假
最近和朋友聊天,说到在南京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他半开玩笑地问了句:怎么判断那些主动打招呼的人是正常交友还是别有目的?这个问题还挺实在的,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其实很多人第一次打开这个功能,都会有点懵。突然冒出十几条招呼,有些头像看着挺暧昧,打招呼的内容也模棱两可。这时候心里难免嘀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些若有所指的暗示
记得有次在鼓楼等朋友,闲着无聊打开了附近的人。不到五分钟,连续叁个账号发来类似"哥哥需要陪伴吗"的消息。这类账号通常有几个特点:头像多是网红风格的自拍,个性签名带着若有若无的暗示,朋友圈要么叁天可见,要么全是风格雷同的精修图。
这种时候就要留个心眼了。正经交朋友的人,谁会一上来就用这种暧昧不明的语气说话?正常人打招呼顶多问声"你好",介绍一下自己是做什么的,或者说说为什么想认识你。
说到朋友圈,这倒是个很好的观察窗口。我有个在江宁工作的朋友说过他的经验:要是点开对方朋友圈,发现所有照片都在不同酒店房间拍的,或者永远只有局部特写,那基本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了。
识别真假的几个小窍门
在这些年的使用中,大家慢慢总结出一些识别规律。比如正经人的微信名都比较正常,可能是本名或者常用的昵称。而那些用露骨词汇做昵称的,目的往往不那么单纯。
还有个小技巧:试着聊些日常生活。你可以问问对方平时喜欢去哪玩,或者推荐些南京的特色小店。要是一直把话题往私密方向引,或者急着约见面,那就要警惕了。
新街口某公司的职员小张跟我分享过他的经历。有次他和附近的人聊得不错,但对方始终不肯接语音通话,也说不清自己在哪个区工作。后来才发现,对方根本不是南京本地人,账号也是临时注册的。
其实现在很多人已经养成了习惯,遇到可疑账号就直接举报。毕竟网络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这也是对自己负责。
有时候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微信附近的人这个功能本来是为了方便陌生人社交,但总有人想钻空子。不过话说回来,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大多数套路还是能识破的。
在秦淮区经营咖啡馆的李姐说,她经常听到顾客聊起这类经历。她的建议很实在:别被花言巧语迷惑,多观察对方说话的逻辑性。真正想交朋友的人,聊天时会有来有往,而不会一直围着某个话题打转。
说到底,在网络上认识新朋友本身没什么不对,重要的是懂得保护自己。下次再碰到可疑账号,不妨多问几个问题,看看对方的反应。真正靠谱的人,从来不会害怕坦诚交流。
当然啦,每个人的判断标准可能不太一样。你在使用这个功能时,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心得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