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100元小胡同,和阗百元小巷游
你说在和田这座老城里,还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角落?那天午后,我揣着一张百元钞票,就这么溜达进了古城西边的小胡同。
刚拐进巷口,暑气顿时消散大半。青砖垒成的院墙歪歪斜斜的,缝隙里钻出几丛绿茸茸的苔藓。有个戴花帽的老爷子正坐在门槛上打盹,手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唱着十二木卡姆。我放轻脚步从他跟前走过,他忽然半睁开眼,用生硬的普通话嘟囔:"慢慢看,巷子深着呢。"
百元能买到的惊喜
往前走了十来步,就见着个卖烤包子的土馕坑。金黄的包子在炭火上滋滋作响,老板娘掀开布帘递过来两个:"叁块一个,烫着呢!"咬开脆壳,滚烫的羊肉汁差点溅到衣襟上。隔壁摊子的老大娘笑眯眯递来张纸巾,顺手把沾满芝麻的馕饼掰了半块让我尝。这巷子里的吃食实在得很,二十块钱下去,肚皮已经撑得圆滚滚。
再往里走,景象愈发有意思。有个手艺人坐在树荫下打磨玉器,脚边堆着青白相间的边角料。"都是昆仑山下来的石头。"他举起块泛着油光的青玉,"小时候跟着父亲学手艺,现在年轻人嫌赚得少咯。"我花五十块挑了块带着天然纹路的挂坠,他仔细系上红绳,又送了个装玉的小布袋。
拐角处忽然飘来沙枣花的香气。原来是个姑娘在晾晒草药,箩筐里堆着红褐色的沙漠玫瑰。"泡茶喝能安神呢。"她说话时睫毛上沾着细碎的花瓣。我掏出最后二十块买了两包,她额外塞给我一小把干无花果,说是隔壁院里老枣树结的。
藏在市井里的旧时光
越往深处走,时光仿佛越发缓慢。有个院门虚掩着,透过门缝能看到葡萄架下摆着彩漆木箱。穿艾德莱斯绸的阿姨正在井台边淘米,哼的歌谣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我在巷子尽头发现个废弃的土陶窑,窑口还留着半个未烧制的泥胚。或许叁十年前,这里也曾炉火通明?
坐在废弃的水磨盘上歇脚时,遇见个放学归来男孩。他好奇地打量我的相机,忽然指着墙角的刻痕说:"爷爷说这是百年老杨树留下的印记。"后来我才知道,他太爷爷那辈人亲眼看着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又在某个暴雨夜悄然倒塌。现在只剩下这圈年轮般的刻痕,还在诉说着往事。
准备离开时又经过那家烤包子铺。老板娘正在收摊,硬是往我手里塞了个新出炉的包子:"带着路上吃。"金黄的夕阳把巷子染成蜜色,那些斑驳的砖墙、虚掩的木门、晾晒的艾德莱斯绸,都变成了温暖的光影。这张百元钞票换来的,何止是满手特产呢?
走出巷口前回头望,老爷子还在门槛上打盹,收音机里的木卡姆飘过斑驳的砖墙。或许明天再来时,该带包刚才买的沙枣花茶给他尝尝。这条和田100元小胡同就像个朴实的旧相识,不必刻意探寻,它自会把生活的本味悄悄塞进你的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