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品茶私人工作室,河间茶艺私人定制空间
河间这座小城啊,总有种让人慢下来的魔力。拐进老城区巷子深处,青砖墙缝里探出几枝叁角梅,就在这样的地方藏着几家特别的茶空间。上次路过时闻见茶香,忍不住推开了那扇木格子门。
老板是个穿棉麻衫的年轻人,正低头给客人泡凤凰单丛。他见我站在门口犹豫,笑着招手说:“进来坐嘛,试试刚到的蜜兰香。”那种随意的亲切感,就像到朋友家串门。
茶香里的慢时光
竹帘把阳光滤成温柔的光斑,落在原木茶台上。旁边几位熟客在喝陈年普洱,他们每周都会来这儿待上半天。其中做书法老师的林姐跟我说:“别处喝茶总像完成任务,在这里才是过日子。”她说话时手里还摩挲着那只用了叁年的建盏。
我发现这儿的茶器都很特别。老板收集了不少民窑陶壶,每把的釉色都是独一无二的。他给我看一把松石绿的侧把壶:“这是本地陶艺师烧的,握在手里特别踏实。”确实,比起商场里光鲜亮丽的茶具,这些带着手作痕迹的器物,反而更让人想好好喝茶。
水沸的声音惊醒了打盹的狸花猫。老板拎起铜壶慢慢注水,白牡丹的清香随着热气飘散。他泡茶时不说话,专注地看着茶叶在盖碗里舒展,这种仪式感让人不自觉安静下来。
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杯茶
来过几次后,我也开始在河间品茶私人工作室存茶。老板会根据季节给我推荐,春天是碧螺春,夏天选台茶,入秋后开始喝岩茶。有次我带朋友来,他竟记得我们上次夸过的那款漳平水仙,特意留了两泡。
上个月生日那天,他们帮我办了场小茶会。从滇红到正山小种,再到烟熏小种,六款红茶喝出不同风味。做滨罢的小陈惊呼:“原来红茶不只是立顿茶包啊!”那天我们聊到月上半墙,紫砂壶里还温着最后一泡茶。
现在周末的早晨,我会先去河间茶艺私人定制空间坐坐。老板研发的冷萃铁观音成了夏日最爱,装在玻璃瓶里,带着淡淡的兰花香。偶尔遇到新来的客人不知所措,他总会先问:“你喜欢什么口感?清新的还是醇厚的?”这比直接推荐价格昂贵的茶叶贴心多了。
茶凉了续,续了又凉。在这个总催着人往前冲的时代,能有个让你安心发呆的角落实在难得。青花瓷缸里的金鱼甩了下尾巴,墙外传来卖青团的吆喝声。我想,所谓生活滋味,大概就藏在这杯茶的时间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