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金坛足浴光说不练是何原因。
最近路过金坛几家足浴店,门口海报贴得那叫一个花哨,什么“帝王级享受”“专业技师手法”,说得天花乱坠。可奇怪的是,进店的客人总是一脸失望地走出来。这让我忍不住琢磨:明明能把广告写得那么动人,怎么实际服务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呢?
先说个真事。上周我朋友老张带着落枕的脖子走进其中一家,本想体验宣传里说的“祖传推拿手法”。结果技师拿着手机边看视频边给他按,二十分钟里按错叁次穴位。老张苦笑着说:“这手法确实祖传——祖传的业余手法吧?”
宣传与实际的两张皮
仔细想想,这些店的问题还真不少。门口海报写着“泰式古法按摩”,进去才发现最“泰式”的可能是墙上那幅大象挂画。说好的“二十年经验老师傅”,实际来的都是刚培训叁天的新手。最夸张的是某家店声称使用“进口中药足浴”,结果被顾客发现浴盆边角还粘着上一位客人的死皮。
这就引出了那个老问题——金坛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其实倒不是他们存心骗人,而是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因为生意不好就压缩成本,成本压缩导致服务更差,服务越差生意越糟。最后只能在宣传上拼命加码,把五分服务吹成十二分。
我跟一位辞职的店长聊过,他说现在行业内卷得厉害。一条街上七八家足浴店,大家比的不是谁家技师手法好,而是谁家团购页面做得漂亮。有这功夫琢磨营销话术,不如多培训员工认准足底穴位。
有时候我在想,这些店家是不是搞错了重点。现在人都精明得很,第一次或许会被夸张宣传吸引过来,但发现名不副实后,永远不会有第二次。反倒是街角那家从不打广告的老店,靠着熟客口口相传,每天预约都排到深夜。
说到金坛足浴光说不练是何原因,还有个现象挺有意思。这些店特别爱赶时髦,前阵子流行“纳米科技”就往盆里扔几颗塑料珠,最近时兴“芳香疗法”就在墙角点劣质香薰。有这折腾的功夫,把毛巾消毒彻底点,水温控制稳定点,比什么新概念都强。
记得有次我去体验所谓的“磁疗足浴”,结果就是普通木盆底下粘了两块磁铁。技师还煞有介事地讲解磁场如何促进血液循环,我差点没忍住笑场。其实顾客要的很简单:到位的手法、干净的环境、公道的价格。搞这些虚头巴脑的,真不如实实在在提升服务水平。
现在偶尔还能看到新开的足浴店在装修上砸重金,水晶吊灯晃得人眼花,技师制服仿空姐设计。可当你躺下准备享受时,发现按摩椅的按键是坏的,足浴盆的加热功能时好时坏。这种金玉其外的做派,让人不禁摇头。
或许这些店家该想想,为什么有些老店能开十几年。不是说他们多完美,而是至少承诺的80%能做到。说中药足浴就真去中药房配药材,说老师傅坐镇就真是从业二十年的老师傅。这种朴素的经营理念,反而留住了人心。
说到底,足浴这行当终究是服务行业。宣传做得再响亮,最后还是要靠一双手说话。当客人闭着眼睛都能分辨出哪个技师在用心按摩,哪个在敷衍了事的时候,所有的营销话术都会变得苍白无力。
下次如果再遇到把“皇家体验”挂嘴边的足浴店,或许我们可以直接问句实在的:师傅,您这手法练了多少年?这问题比任何广告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