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当阳男士常逛的小巷
这条小巷子藏在当阳城东头,要是没人指路,还真不容易找着。青石板路磨得发亮,墙角探出几枝栀子花,香得直往人鼻子里钻。
巷口老陈的剃头摊子摆了二十多年。他边给客人修面边说:"咱们这条巷子啊,白天是爷们的地盘。"这话不假,早上八九点,剃头摊前总是坐着几个等刮脸的老街坊。
巷子里的烟火日常
再往里走,老王家的早点铺子冒着热气。"来了啊!"老王麻利地夹起两个猪肉包子,顺手舀了碗豆腐脑。来这儿的都是熟客,不用多说话,往小板凳上一坐,热腾腾的早饭就端到面前。
要说这条巷子为啥招男人喜欢,李大爷一边下棋一边道出实情:"在这儿自在!"确实,能蹲在路边吃碗面,能穿着背心晃悠,能扯着嗓子喊"将军",这才是过日子该有的样子。
修鞋的老周接过话头:"我在这巷子修了十五年鞋,好多客人从年轻小伙子修到当爹。"他指着斜对面的茶馆,"那儿下午最热闹,打牌的、聊天的,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
当阳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就是这样,不讲究排场,要的是那份踏实。茶馆老板老赵说,他这的茶叶不算名贵,但水天天换,板凳擦得锃亮。老客人们往那一坐就是半天,说说家长里短,聊聊生意行情。
巷子深处的人生百态
傍晚时分,巷子西头的烧酒店开始上客。五十多岁的张哥经常来打二两散酒,他说:"累了一天,在这儿喝口酒,跟老哥们说说话,什么烦心事都忘了。"
当阳男士常逛的小巷承载着太多这样的故事。开五金店的小刘今年刚当爹,夜里常来买烟,他说:"在这条巷子长大,现在轮到我带孩子来玩了。"巷子尽头那棵老槐树,不知听过多少男人的心事。
天色渐暗,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卖卤菜的小推车吱呀吱呀地过来,顿时围上叁五个人。这个要猪头肉,那个要花生米,都是准备晚上喝两杯的。
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装着当阳男人最真实的生活。它不华丽,却让人安心;不宽敞,却能容下所有疲惫。也许正因为这样,当阳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才能历经岁月,始终热闹。
夜深了,巷子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老陈收摊时竹椅的吱呀声,和晚风中飘着的淡淡酒香。明天太阳升起时,这条当阳男士常逛的小巷又会迎来新的一天,继续上演属于男人们的生活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