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子茶香伴读时光
说来你可能不信,在咱们阆中古城,学生娃儿们上课居然人手一个茶杯。这事要搁在别处,估计教导主任早就板着脸来没收了,可在这里,老师还会笑眯眯地给茶壶续热水呢。
第一次踏进他们教室,我还以为走错了门。那股子清雅的茶香,跟印象中粉笔灰飞舞的教室实在不搭调。但看着孩子们一边翻书一边吹着茶杯的热气,那种专注又放松的模样,倒让我这个习惯了咖啡提神的大人有点儿羡慕。
茶香里的书声朗朗
“我们这儿的孩子,是从初一就开始学着泡茶的。”班主任李老师端起自己的紫砂杯,不紧不慢地说。她教语文,讲到《红楼梦》里的栊翠庵品茶,直接就把课堂搬到了茶艺室。孩子们亲手烫杯、投茶、冲泡,在氤氲的热气里,突然就懂了什么叫“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
你说奇怪不奇怪?那些平时坐不住的孩子,摆弄起茶具来却格外有耐心。有个男生告诉我,自从开始喝茶,他背古文都不觉得那么枯燥了。“捧着暖暖的杯子,闻着茶香,那些‘之乎者也’好像都活过来了。”
阆中学生品茶喝茶上课这事,乍听新鲜,细想却很有道理。咱们这代人都被“头悬梁锥刺股”吓大的,总觉得学习就得苦大仇深。可看着这些孩子,我才明白——读书未必非要咬牙切齿,也可以这样从容。
隔壁班数学老师更有意思,他发明了“茶歇解题法”。遇到难题不硬抠,先停下来喝口茶,看看窗外古城的老屋檐,再回头算题。说来也怪,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片刻放松后,突然开了窍。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每次考试前妈妈都会泡杯糖水,说能安神。现在想想,道理是相通的。茶香伴读时光,伴的不是时间,是心境。
当然,也不是所有家长都理解。有位爸爸当初坚决反对,说这纯属瞎折腾。后来学校请他来看了一堂课——那天讲陆羽的《茶经》,孩子们边品茶边讨论,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那位爸爸出门时喃喃:“比我开会时端着咖啡装样子强多了。”
慢慢地,这种氛围渗到了课堂之外。课间十分钟,少了追逐打闹,多了叁五个同学围坐品茶的身影。他们聊刚学的诗,聊成长的烦恼,茶杯里盛的仿佛是无声的陪伴。
最让我触动的是去年毕业的学生小王。他去外地读高中,行李里愣是塞进了一套茶具。他说在陌生环境里失眠时,就爬起来泡壶阆中茶。当熟悉的茶香弥漫开来,就像又回到了那些书声琅琅的清晨。
如今再走进阆中的校园,你会发现茶香已经成了这里独特的气息。它不张扬,却无处不在,像一位温和的长者,默默守护着每个学子的成长。或许教育的真谛,就藏在这氤氲的茶香里——不是把知识硬塞进脑袋,而是让学习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
窗外夕阳斜照,又到了放学时分。孩子们小心地收好茶具,叁叁两两走出教室。茶香还在空气中飘荡,混合着青春的气息,飘得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