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芒市小巷情缘何处寻
芒市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
那天下午四点半,我拐进糖坊巷时,太阳正斜斜地打在青石板上。巷口卖豌豆粉的阿姐系着蓝布围裙,手里的铁勺碰着锅边叮当响。几个老人坐在竹椅上,茶缸冒着热气,他们说话声很轻,像在分享什么秘密。我突然想起朋友问的那个问题——芒市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这问题可真有意思。
往前走了二十来步,看见一对年轻男女挤在晾衣绳投下的阴影里。女孩踮着脚尖在够晾衣绳,男孩默默接过她手里的衣架。两人没说话,但衣架传递的瞬间,手指碰了一下又很快分开。晾好的白衬衫在风里鼓动着,像极了少年心事。这时候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再往前是家开了叁十年的理发店,红漆木门虚掩着。透过门缝,老师傅正给一位银发奶奶修剪发梢。剪子咔嚓作响,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菜价和孙子。剪完头发,老师傅从抽屉里取出梳子,轻轻梳理着奶奶的鬓角。那把桃木梳子磨得发亮,肯定梳过很多年头了。
巷子转弯处有对小夫妻在搬新家。男人扛着纸箱,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淌。女人突然伸手替他擦汗,他不好意思地别过脸,却把箱子往怀里又收了收。楼道很窄,他们一前一后走着,不时提醒对方"小心门槛"。那些纸箱里装着被褥、锅碗和几盆绿萝,最珍贵的却装不进箱子。
暮色渐浓时,我走到了巷尾的菜市场。收摊的夫妻正在整理剩下的蔬菜,丈夫把品相好的留给邻居,妻子悄悄在他后腰塞了个小板凳。他们数零钱时头碰在一起,硬币在铁盒里叮叮当当的,像在唱什么歌。这时候我突然觉得,或许我们总把爱情想得太复杂了。
华灯初上,我往回走。巷子里的窗户陆续亮起灯,某扇窗里飘出炒辣椒的香气,另一扇窗传来孩子的笑声。卖豌豆粉的阿姐正在收摊,她丈夫推着叁轮车过来,车把上挂着件外套。他们没说太多话,一个递毛巾,一个系绳子,配合得就像一个人的两只手。
回到巷口,那些喝茶的老人还在。最年长的爷爷指着墙角的紫藤说,他结婚时种下的,现在比房檐还高了。紫藤花穗在晚风里轻轻摇晃,枝条已经和墙上的砖缝长在了一起。或许芒市小巷情缘何处寻的答案,就藏在这些寻常日子里。
离开时月亮刚上来,青石板路泛着淡淡的光。我想起那对分享影子的年轻人,共用一把梳子的老人,还有数零钱时碰到的额头。这些瞬间串起来,不就是巷子里的爱情吗?它不在什么特别的地方,就藏在晾衣绳的高度、桃木梳的齿缝、叁轮车把上的外套里。
后来朋友又问我找到答案没有。我说你明天清早去糖坊巷看看,晨光里并排晾着的布鞋,菜摊前自然搭在一起的手,屋檐下同时伸出去接雨的手掌——这些瞬间里,藏着比言语更真实的告白。芒市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它其实就在那儿,在每一个被生活打磨得温润的细节里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