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中学生家教兼职时薪50元
最近在小区公告栏上看到一则挺显眼的广告:“平凉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旁边还贴着另一张内容差不多的:“中学生家教兼职时薪50元”。我盯着这两行字看了好久,心里琢磨着,现在的中学生都这么能干了吗?
说实话,这个价格在咱们这种小城市不算便宜。我亲戚家请过大学生家教,一小时也就叁十块左右。可转念一想,这广告背后或许藏着些不一样的东西。
意想不到的转变
后来通过朋友介绍,我认识了张贴广告的小杨。他就是那个“平凉18岁学生”,现在读高二。见面那天他穿着校服,肩上挎着书包,看起来和普通高中生没两样。但聊起来才发现,这孩子不简单。
小杨从高一开始就在做家教,最初是帮邻居家小孩补习数学。那孩子期中考试进步了二十多分,家长特别高兴,硬塞给他一百块钱。就是从那时候起,他发现自己好像挺擅长教别人。“我不是什么学霸,”小杨挠挠头说,“就是能把复杂的题目讲得通俗易懂。”
他的收费标准从最初的一小时二十块,慢慢涨到现在的一小时50元。我问他不怕定价太高没人请吗?他笑了笑:“开始也担心,后来发现只要真能帮到人,家长还是愿意的。”
不只是为了赚钱
和小杨聊得越深,我越发现这事没那么简单。他说做家教不纯粹是为了赚零花钱。“每次看到学生听懂后的那个眼神,特别有成就感。”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找合适的词,“就像...就像你帮别人解开了一个结。”
他目前带着叁个学生,都是初中生。每周抽出六个小时,一个月能赚一千二左右。这笔钱他分成叁份:一份存起来以后上大学用,一份买书和学习资料,剩下的才当零花钱。
有个周末我特意去看了他上课。他给初二学生讲物理,不用课本,就拿着篮球和几个瓶瓶罐罐做实验。那个平时坐不住的孩子,那天居然安安静静听了一小时。
“我从来不照着书讲,”课后小杨告诉我,“得让他们觉得知识有用、有趣。”他指了指桌上的道具,“这些可比公式好记多了。”
现在想想,这个平凉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的要价,或许真不是随便定的。他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调整教法,这确实需要花费不少心思。
临走时我问小杨以后打算。他说想报考师范院校,将来当老师。说完又赶紧补充:“不过现在的重点还是把眼前的家教做好。”阳光照在他略显稚嫩的脸上,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一小时50元背后,承载的或许是一个年轻人最初的职业梦想。
晚上路过那个公告栏,“中学生家教兼职时薪50元”的广告还贴在那里。现在再看这行字,感觉已经完全不同了。这不仅仅是个价格标签,更像是一个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在学习和生活之间找到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