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池州小巷两百元的温情

发布时间:2025-11-04 02:24:14 来源:原创内容

巷子口的修车老李常说,这条巷子像本被翻烂了的书,每道墙缝里都塞满了故事。我是在那个闷热的傍晚遇见小雯的,她蹲在青石板路边,面前纸箱里装着几双半旧的帆布鞋。

“多少钱?”我停下脚步问。她抬起头,汗湿的刘海贴在额头上:“五十块一双,你要是诚心要,两百块全都拿走。”就这样,我拎着五双根本穿不完的鞋,认识了住在巷尾的小雯。

后来我常去她那间月租叁百的小屋。屋里只有一张床、一个电磁炉,还有窗台上养着的几盆薄荷。她说薄荷好养活,给点水就能长得郁郁葱葱。就像她这个人,从外地来池州打工,被中介骗了钱,只能暂时在这条巷子里落脚。

我们最常做的事,是平分巷口王奶奶卖的桂花糕。五块钱一块,她总是执意要付自己那半。有次我悄悄多给了王奶奶两块钱,让她告诉小雯今天特价。结果小雯高兴得像孩子,省下的叁块钱给我们每人加了杯豆浆。

这种日子过得细水长流。她会在我加班晚归时,在窗台留盏小灯;我会记住她提起想吃的糖炒栗子,第二天准时带到。有回她发烧,我守了一夜,用湿毛巾给她擦额头。她迷迷糊糊间说了很多,对于老家门前那条河,对于来池州时做的梦。

某个雨夜,她突然说:“其实那天那些鞋,是我全部家当了。”雨点敲打着铁皮屋檐,她的声音很轻:“当时觉得,要是连这二百块都挣不到,可能就真的撑不下去了。”

二百块能做什么

在如今这座城市,二百块不够吃顿像样的火锅,不够买件品牌罢恤。但就是这二百块,成了两个陌生人之间最朴素的联结。后来我才懂,她卖的不是鞋,是最后那点勇气;我买的也不是鞋,是想让这份勇气能延续下去的心疼。

池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就这样悄悄生根发芽。没有玫瑰,没有烛光晚餐,有的只是共用一把伞走过长巷,是分享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是生病时凌晨叁点下楼买药的那份焦急。

叁个月后,小雯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搬家那天,她往我口袋里塞了二百块钱,笑得眼睛弯弯:“现在得按市场价赎回来了。”我没推辞,转身用这钱买了辆二手自行车,后座专门为她安装的。

现在偶尔还会路过那条巷子,青石板路被翻新了,墙角的青苔却还是老样子。小雯窗台上的薄荷我们带走了,如今长在我们新家的阳台,郁郁葱葱的一大片。

池州小巷两百元的温情,早已蔓延成细水长流的日子。修车老李有次碰见我们,打趣说这故事够他讲半年。其实啊,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巷子里发生着,只是换了不同的主角,同样的温暖。

生活从来不只有一种模样,有人追逐星辰大海,也有人珍惜街灯下的影子。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往往藏着最踏实的幸福。就像巷口王奶奶的桂花糕,甜得刚好,暖得恰当。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