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莱阳汉子常走的胡同
要说咱们莱阳男人下班后最爱钻哪儿,非得是城里那些七拐八绕的小巷子不可。这些巷子藏在高楼后头,夹在商铺中间,外地人路过一百回都未必能注意到。可对本地爷们儿来说,这可是比回家还熟悉的地界——巷口王大爷的修车摊子永远摆着马扎,往里走叁步就是老张的剃头铺子,再深处飘着羊肉汤的香味儿,光是闻着味儿就能找着路。
巷子窄得刚够两个人错身,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油光水滑。住在巷尾的老李正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看见熟人经过就扬起烟杆招呼:“今儿这么早?来来,刚沏的茉莉花!”这种招呼从来不用客套推辞,接过搪瓷缸子往门槛一坐,话题就从缸子里的茶水漫开来——谁家儿子考上了省城大学,哪条街要拆迁改建,最近猪肉价格涨得让人直咂嘴……
巷子里藏着生活的本味
要说这些小巷子最招人稀罕的,还得是那些开了几十年的老铺面。老陈的羊肉汤馆子从来不打广告,可每到傍晚,门口矮桌旁准保坐满人。大锅从清晨就开始咕嘟,奶白的汤头翻滚着带皮的羊肉,撒把香菜末,淋点辣椒油,配两块烤得焦脆的烧饼。在这儿吃饭用不着装腔作势,吸溜喝汤声此起彼伏,有人干脆把衬衫撩起来露出肚皮,凉风吹着热汤喝着,那叫一个舒坦。
隔两个门脸是赵师傅的修鞋摊,工具箱擦得锃亮。老主顾把磨偏后跟的皮鞋往他跟前一放,不用多交代,赵师傅推推老花镜就开始敲敲打打。等待的工夫,客人在旁边看人下象棋,时不时插句话支个招,总要被人轰开:“去去去,观棋不语真君子!”
这些小巷子看似普通,却是莱阳男人卸下社会身份的地方。在办公室里是科长、是经理,在这儿就是光着膀子喝汤的老王、蹲着下棋的老刘。巷子里的交情不论身份高低,只看投不投缘。刚下班穿着西装的青年教师,能和满手油污的货车司机挤在同张桌上,就为尝口李嫂现包的韭菜盒子。
夜幕下的烟火人间
天色擦黑时巷子最热闹。各家灶台的香气混在一起,炒菜的滋啦声伴着电视机里的新闻联播。男人们聚在巷子中段那棵老槐树下,塑料凳围成个圈,啤酒瓶磕碰出声响。话题从国家大事聊到孩子月考,偶尔为个争议球争得面红耳赤,转眼又碰杯和解。
开五金店的老周每天晚上准点搬出小马扎,他那儿总聚着最多人。大家爱听他讲古,说这条巷子四十年前还是泥土路,下雨天要踩着砖头走;说对面现在开超市的地方,早年是个合作社,买啥都要票证。这些故事年轻人听着新鲜,老一辈听着唏嘘,手里摇着的蒲扇却始终没停。
夜深了,巷子渐渐安静下来。只剩几个迟归的人还坐在月光里,烟头的红星明明灭灭。明天太阳升起时,这些莱阳汉子又会穿上整齐的衣服,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但只要下班铃响,他们还是会不约而同地钻进这些熟悉的巷子——在这儿才能找到最自在的活法,最地道的莱阳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永远等着他们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