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100元3个小时服务,附近类似叁小时百元项目
这两天在邛崃老街喝茶,听见隔壁桌两位阿姨在聊天。穿碎花衫的那位压低声音说:“现在百把块钱能做什么?我上周找到个地方,叁小时才收一百块,把家里那堆旧布料全改成了坐垫。”她这话让我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在景区随便吃顿饭都不止这个数,什么样的服务这么实惠?
趁着添茶的工夫,我凑过去打听。碎花衫阿姨倒也爽快,说就在文脉坊拐角的老院里,交一百块就能用叁小时手工坊。里面针线、布料、甚至简易缝纫机都备着,还有人指导。“比打半天麻将有意思多了。”她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照片,那些拼接而成的抱枕确实别致。
巷子深处的意外发现
按着阿姨指的路线往巷子深处走,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快到尽头时,果然看见竹竿上挑着块木牌,用毛笔写着“手工坊”叁字。推开虚掩的木门,天井里摆着五六张长桌,两个年轻人正在捣鼓皮具。穿棉麻围裙的姑娘抬头笑道:“来体验吗?叁小时一百,材料任选。”
我环顾四周,靠墙的架子上分门别类摆着皮料、布料、染料,还有做掐丝珐琅的全套工具。旁边一位大爷正给茶壶描金边,他告诉我这是第叁回来:“比在家看电视强,做完还能把壶带回去。”
正聊着,又进来一对情侣。女生看见彩绘玻璃的材料就走不动道,男生挠头说原本打算去看电影:“不过这个确实特别,邛崃100元3个小时服务挺值当的。”负责指导的姑娘边调颜料边接话:“我们这价位多年没变过,就是想让街坊有个消遣处。”
老城里的相似去处
从手工坊出来已是黄昏,我在附近巷弄转悠时又有了新发现。距此两百米不到的院落里,藏着个陶艺体验点——果然如传闻所说,附近类似叁小时百元项目还真不少。守摊的大姐正在拉坯,听说我对手工坊感兴趣,湿着手比划道:“整条街都知道我们这几家,都是老街坊生意。”
她指着墙角待烧制的陶坯说,有人在这儿做了整套茶具,送人比买的还有心意。这时进来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熟练地系上围裙。带眼镜的男生告诉我,他们每月都来:“比去碍罢痴充实,做完的杯子天天用得上。”
往巷口走的路上,听见茶馆老板正给游客指路:“想玩点特别的?前面右转,有几家做手工的……”看来这些藏在巷子里的叁小时百元项目,倒成了本地人秘而不宣的乐趣。
夜幕初垂时又经过手工坊,里面亮起暖黄的灯。窗台上新添了彩绘玻璃灯罩,光影在青石板上洒下斑斓颜色。或许正如那位做皮具的姑娘所说,这些老城角落里的百元时光,卖的不是手艺,是让时间慢下来的可能。明天该去试试那家陶艺,亲手旋一只陶碗盛豆浆应该别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