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同城附近400米一晚,保山同城约400米住宿
保山这地方,夏天比昆明热乎,冬天又没北方那么冻人,挺适合住上几天。最近朋友来找我玩,开口就问有没有离得近、价格合适的住处,最好走路就能到热闹地方。我脱口而出:“保山同城附近400米一晚的住宿还真不少,关键是得会挑。”
巷子里的惊喜
顺着老街往南门走,青石板路缝里都长着草。拐进一条巷子,撞见家挂了木招牌的客栈。老板娘正在门口浇花,听说我们要找房,拎着水壶就带我们看房间。“咱家都是老院子改的, WiFi 快得很,洗澡水也够热。”她推开二楼走廊尽头的房门,木窗正对着棵桂花树,“这间平时就收四百,连住还能便宜点。”
朋友盯着雕花窗棂看了会儿,突然问我:“你说保山同城约400米住宿都这个条件?”我还没接话,老板娘笑着指指斜对面:“那条新街的宾馆倒是有电梯,但你们小年轻肯定更喜欢我这儿的烟火气。”可不是嘛,下楼走不到叁百米,烧饵块、稀豆粉的摊子都开着,空气里混着花椒和烤奶茶的香味。
晚上我们坐在客栈的天井里乘凉,隔壁租了半个月房的大哥凑过来聊天。他在建材市场做批发生意,说起选房经验头头是道:“跑客户最怕住得偏,我专门找保山同城附近400米一晚这种,既要离货运站近,又不能太吵。”他掏出手机给我们看收藏的几家客栈,“看见没?都藏在主干道背后的巷子里,便宜还清净。”
菜市场旁的智慧
第二天逛到城西的农贸市场,发现周边藏着不少白色小楼。有个戴草帽的大爷坐在树荫下编竹筐,听说我们在找房,放下篾刀指指巷子深处:“我闺女家阁楼去年改成客房了,带独立卫浴的,要不瞧瞧去?”顺着他的手势望过去,蓝布招牌在风里轻轻晃着。
这间阁楼房顶是斜的,开了扇天窗,晚上能躺着数星星。最让人心动的是,下楼拐个弯就是全城菜最便宜的市场。朋友掰着手指算账:“要是常住,自己买菜做饭,加上房费都比住酒店划算。”房东大姐正在院里晒萝卜干,接话道:“前阵子来了对四川小夫妻,连着住了二十天,天天去市场买新鲜菌子涮火锅。”
午后突然下起太阳雨,我们躲在走廊下和房东聊天。她说现在游客都学精了,订房前先开手机地图测距:“有些人直接发消息问,从你家走到客运站要几分钟?我都是实话实说——正常走路四分半,跑着叁分钟够够的。”雨滴顺着瓦檐往下淌,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雨停时巷口传来收废品的吆喝声,朋友忽然用胳膊碰碰我:“发现没?这些保山同城约400米住宿的地段,就像夹心饼干的奶油层——离主街近得能闻到香味,又不会太甜腻。”
黄昏时我们溜达到叁馆广场,看跳舞的阿姨们甩着红绸缎。树荫下几个拉行李箱的年轻人正对照手机找路,听见他们在问:“那家带院子的客栈是不是从这个口进去?”我和朋友相视一笑,昨天我们也在同一个路口转过向。其实在保山老城,最好的导航仪就是自己的脚板心,那些藏在街巷深处的院落,往往走着走着就遇见了。
华灯初上时路过昨天那家客栈,桂花树的影子正投在二楼的木窗上。朋友停下脚步拍了张照片:“下次我爸妈来,就给他们订这种。白天他们自己去逛博物馆,晚上回来和邻居下象棋,比住连锁酒店有意思多了。”夜市摊的煤气灯次第亮起,把青石板路照得泛着暖光,空气里飘着烤豆腐的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