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哪个巷子有姑娘,高密何处巷弄有女子
走进高密的巷弄深处
那天午后闲着没事,我溜达进了高密老城区。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边斑驳的砖墙爬着几枝野蔷薇。走着走着,忽然想起常听人念叨的那个问题——高密哪个巷子有姑娘?这话乍听挺奇怪,细想倒有意思。谁家巷子里没住着姑娘呢?这话里藏着老一辈人对市井烟火气的惦念。
转过南门里的窄巷,正巧遇见推着小车卖糖画的李大爷。我凑过去搭话:“您知道咱这儿哪个巷子热闹些吗?”老人手上不停,金黄的糖浆在铁板上游走:“西头马家巷、东边染坊胡同,以前可都是姑娘们扎堆的地方。”他说的“姑娘”,指的是当年绣花、织布的女工。高密的姑娘们手巧,巷子里常传来织机声和说笑声。
走到马家巷时,太阳正斜斜地照着屋檐。几家老院子还保留着传统木门,门环都磨得光亮。往里瞧,有个大姐正坐在门槛上拣豆子,身边小姑娘在玩跳房子。这不就是活生生的“高密何处巷弄有女子”嘛!现在虽然没了织布机,可巷弄里的生活气儿没变。
再往深处走,碰见个送快递的小哥。他说这条巷子现在住着不少租户,有刚毕业的女学生,有在附近商场上班的年轻姑娘。傍晚时分,总能听见炒菜声和聊天声从各家窗户飘出来。巷子东头那家裁缝铺,五十多岁的王姨带了两个徒弟,都是二十出头的姑娘,手艺好得很。
其实想想,高密何处巷弄有女子这个问题,答案每天都在变,又一直没变。老辈人记忆里是织布的姑娘,现在可能是上班族、学生,或者是带孩子的妈妈。巷子还是那些巷子,只是里头的故事换了一茬又一茬。
天色渐暗,我准备往回走。经过染坊胡同时,看见几个女孩说笑着从超市出来,手里拎着蔬菜水果。她们拐进巷子,身影消失在暮色里。我忽然明白了,那些对于“高密哪个巷子有姑娘”的询问,问的不是具体地址,而是对平凡生活的关切。每一条巷弄都在静静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而故事里永远少不了女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