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上课喝茶辩辩群,霍林郭勒学习品茶交流群
最近有个朋友神神秘秘地问我:"听说霍林郭勒那边有个挺特别的蚕蚕群,叫上课喝茶群?这名字可真有意思,到底是上课还是喝茶啊?"我笑着告诉他,这事儿还真问对人了。
说起来挺偶然的,我表妹在霍林郭勒当小学老师,去年冬天拉我进了一个本地群。刚进去那会儿我也纳闷,这"霍林郭勒上课喝茶辩辩群"的名字起得挺别致。群里每天从早到晚都热热闹闹的,早上六点多就有人分享茶知识,晚上十点还有人在讨论教学心得。
这个群到底在做什么
其实啊,这个群最初就是几个老师组建的。霍林郭勒冬天特别冷,老师们课间都喜欢泡杯热茶暖暖身子。后来不知谁提议建个群,既能交流教学经验,又能聊聊喝茶那点事儿。没想到这么一拍即合,群里现在都快满员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群里一位教语文的王老师。她特别爱在批改作业时泡杯茉莉花茶,说茶香能让心情平静,改作文都更仔细了。她还经常在群里分享,怎么把喝茶的体验写成生动的作文范例。别说,这招挺管用,她们班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得特别快。
群里聊天的氛围特别轻松。有时候大家在讨论怎么备课,突然就会有人插一句:"今天试了新的金骏眉,味道真不错!"然后话题就自然而然转到茶叶上去了。但这种转换一点都不突兀,反而让人觉得特别生活化。
最让我感动的是去年教师节那天。群主组织大家互相寄送自己珍藏的茶叶,收到礼物的老师都会在群里晒图。那天群里飘满了各种茶香,虽然隔着屏幕,但那份温暖特别真实。有个年轻老师说,这是她收到过最特别的教师节礼物。
现在这个霍林郭勒学习品茶交流群已经成了很多老师的"精神港湾"。教学上遇到难题了,在群里问问;买到好茶叶了,在群里晒晒。这种把工作和生活巧妙融合的方式,让教书育人这件事变得更有温度了。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这么一个看似普通的群能这么有凝聚力?可能就是因为大家都在这片草原小城里,过着相似的生活,有着共同的爱好吧。在这里,教书不只是工作,喝茶也不只是解渴,它们都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前两天群里还在讨论要不要组织个线下茶话会。虽然最后因为大家时间凑不拢暂时搁置了,但那个热闹劲儿,让我感觉这个群还会继续热闹下去。毕竟在霍林郭勒这样的小城,能有这么一个既专业又温馨的交流平台,确实挺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