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临近车站的背街小弄
常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
说来也巧,那天我原本要去火车站接朋友,结果列车晚点了四十分钟。这么长的时间,干等着实在无聊,我一抬头,就望见了马路对面那条藏在繁华背后的背街小弄。这条常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就像是被匆忙人群遗忘的另一个世界,带着点陈旧又安详的气息,我不由自主地就迈开了脚步。
刚跨进巷口,周遭的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巷子不宽,勉强能容一辆叁轮车通过,两侧是些有些年头的矮房子,墙面斑驳,露出里面深浅不一的砖色。几根电线在空中杂乱地交错着,像极了老街的皱纹。空气中飘着一股复杂的气味,是各家各户午饭的油烟香,混着一点潮湿的青苔味儿,不算好闻,却格外真实。
往里走,生活的声音渐渐清晰起来。一位老爷子坐在自家门口的小竹椅上,听着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锡剧,手边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他眯着眼,脚跟着节奏轻轻点地,那份悠闲,几乎让我忘了百米之外就是人潮汹涌的火车站。隔壁一家小小的裁缝铺里,传出老式缝纫机规律的“哒哒”声,一位阿姨正低头专注地踩着踏板,阳光从门缝挤进去,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细小纤维。
我发现,这条临近车站的背街小弄,节奏是完全不同的。外面的人行色匆匆,盯着手机,计算着时间;而这里,时间仿佛是黏稠的,流淌得很慢。一位大姐不紧不慢地晾晒着刚洗好的衣服,水滴落在石板路上,洇开深色的痕迹。她看见我这个生面孔,也只是抬头友善地笑了笑,又继续手里的活儿。这种不设防的温情,在大城市里已经很少感受到了。
巷子深处,有一家没有招牌的烧饼店,炉子就支在门口,麦香和油香一个劲儿地往鼻子里钻。我买了一个刚出炉的,烫得在两手间倒来倒去。咬一口,外层酥脆,内里柔软,带着芝麻和葱花的咸香。就站在店门口,靠着斑驳的墙,把这个简单的烧饼吃完,那种满足感,竟比吃一顿大餐还要实在。我想,这大概就是生活本来的味道吧。
再往前走,巷子快要到头了,能看见另一端透进来的现代楼宇的光。我停下脚步,回头望了望。这条常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像是一条时间的隧道,一头连着飞速向前的现在,另一头,还小心翼翼地保留着一段泛黄的过去。它没有宏伟的叙事,有的只是这些琐碎的、鲜活的日常。住在临近车站的背街小弄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哲学,或许就藏在这不紧不慢的节奏里,藏在邻居间的一声招呼里,也藏在那一个热乎乎的烧饼里。
朋友的电话来了,说列车马上进站。我转身走出巷子,重新汇入车站广场的人流。身后的那个世界迅速远去,但那份独特的宁静与温和,却像那烧饼的余香一样,久久地留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