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邻近街道相似服务

发布时间:2025-11-02 03:56:55 来源:原创内容

夜幕下的盘州站

傍晚六点半,我拖着行李箱走出盘州火车站出站口。空气中飘着油炸食物的香气,拉客司机倚在栏杆旁抽烟,几个举着旅馆牌子的妇女懒洋洋地喊着“住宿五十”。这是小城车站再熟悉不过的景象。

往右拐进一条窄巷,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巷口蹲着个修鞋匠,正就着路灯粘鞋底。我听见两个拎菜篮的阿姨边走边聊:“现在谁还去巷子深处啊,听说西街那边也有类似的服务,便宜还好说话。”

巷子两侧是些老店铺,五金店、理发馆、裁缝铺,卷帘门半拉着。有家烟酒铺亮着灯,老板在躺椅上摇扇子。我突然注意到,有些紧闭的房门上贴着模糊的价目表,字迹潦草,但能认出“200”这个数字。这大概就是听人提起过的盘州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那些地方。

邻街的对话

穿过巷子来到西街,这边明显热闹些。卖糍粑的叁轮车响着铃铛,网吧招牌闪着蓝光。我在凉粉摊前坐下,和老板娘搭话:“听说这附近有些特别服务?”

她擦着桌子,头也不抬:“你说那些啊。现在查得严,好些人都搬去后面那条街了。”她指了指马路对面:“那边也有差不多的,价格一样,就是环境好点。”

正说着,两个年轻人在隔壁桌坐下。穿格子衬衫的那个抱怨:“上次去的那个地方太隐蔽了,找半天。”他的朋友接话:“不如去邻近街道相似服务的那几家,至少招牌明显些。”

我低头吃凉粉,辣油滴在塑料桌上。这些藏在城市褶皱里的生意,似乎自成体系,有它们自己的流通规则。

另一个视角

吃完沿着西街慢慢走,看见个环卫工在扫地。我递了瓶水,他道谢后打开话匣子:“我在这片扫了八年街啦。那些关着门做生意的,其实也不容易。”他指着巷口:“以前那里有个盲人按摩,手法很好,每次收两百块。后来房东涨租金,只好搬走了。”

“现在这条街上也有几家做按摩的,算是邻近街道相似服务吧。”他叹口气,“都是讨生活,明码标价,比那些骗人的强。”

路灯突然亮了,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想起修鞋匠、凉粉摊主、环卫工,还有那些关着门做生意的人。在这座小城的这个角落,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生存空间。

夜色渐深,我听见火车鸣笛声。又一趟列车到站了,新的人群将涌入这些街道。而对于盘州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闲谈,大概还会在巷口、在摊位、在某个亮着灯的房间里,继续流传下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