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汉中品茶评选初选活动现场
最近路过汉台区老巷子,总能看到一群人围在青瓦小院门口,热闹得像过年。凑近一看,原来挂着"汉中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的木牌底下,正在举办民间品茶擂台。穿麻布衫的老茶匠端着白瓷碗,笑眯眯地招呼路人:"进来尝一口嘛,今年的午子仙毫正透香呢!"
茶香里的竞技场
竹筛里铺开的茶叶像翡翠屑,评审台前摆着叁排盖碗。有个戴老花镜的爷爷反复比较茶汤颜色,嘴里嘀嘀咕咕:"这泡绒毛还在水里打转,定是西乡来的。"旁边年轻人举着手机直播,镜头对准参评的定军明眉,茶梗在玻璃杯里竖得像小人跳舞。穿对襟褂的老板娘拎着铜壶巡回添水,水流声和惊叹声混成奇妙的交响曲。
角落里有对母女在争执。女儿想选花果香调的红茶,妈妈却坚持:"咱秦巴山的炒青才够劲!"最后她们各要了半两,说要带回去让老爷子当裁判。这种全民参与的汉中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愣是把平常的买茶事儿变成了趣味横生的民俗活动。
有位评委老师傅教我认茶,指着其中一杯:"你看这汤色清而不寡,像咱汉江叁月的水。"突然压低声说:"其实啊,好些参赛的茶农天没亮就背着背篓赶过来,叶片上还沾着晨露呢。"
人与茶的相遇
最动人的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茶农,他捧着的陶罐里装着自家烘的毛尖。别人都用电子秤,他偏用手抓,一撮一撮往牛皮纸上放。"祖辈都这么称茶,"他憨厚地笑,"手心温度能醒茶。"当橙黄透亮的茶汤倾出时,满屋子突然安静,那种带着山场气的兰花香,让几个老茶客不约而同掏出保温杯要买。
现场还有专门从镇巴赶来的夫妻档,妻子挎着竹篮分茶食,自家炒的南瓜子配着新茶,磕瓜子声此起彼伏。有个小学生趴在长凳上写观察日记,本子上画着茶叶沉浮的轨迹,标题歪歪扭扭写着"会跳舞的叶子"。
夕阳西斜时,工作人员开始往墙上贴红纸榜单。没等墨迹干透,人群就涌上来找名字。落选的茶农凑在获奖作品前认真记笔记,约好明年再来。那个用手称茶的汉子得了创新奖,他举着证书站在茶篓旁,笑容比晚霞还明亮。
青瓦小院渐渐笼在暮色里,茶香却像长了脚,顺着晚风飘过街巷。或许明天人们各奔东西,但这场汉中品茶评选初选活动现场发生的故事,会就着茶汤继续在齿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