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约茶上课,长春品茶学习交流

发布时间:2025-11-04 00:26:49 来源:原创内容

前阵子在朋友圈看到个挺有意思的活动,叫“吉林约茶上课”。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我还愣了会儿神,喝茶就喝茶,上课是上什么课?好奇心驱使下,我跟着朋友去了现场。

场地选在长春一家挺雅致的茶室。推门进去,茶香悠悠飘过来,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桌椅都是原木的,氛围一下子就让人放松下来。原以为就是个普通的茶艺展示,没想到主持人开场就说:“今天咱们不搞那些虚的,就是边喝茶边唠嗑,把品茶变成大家都能玩明白的事。”

从盖碗到品茗杯

老师是位穿着棉麻衣服的姐姐,说话特别接地气。她没急着讲理论,而是先让大家轮流闻干茶香。“别拘束啊,凑近点闻,好的龙井带着炒豆子的香气,岩茶则有焙火的味道。”她边说边演示怎么温杯、投茶、注水,每个动作都慢悠悠的,像在打太极。

轮到我们自己动手时,场面就热闹了。左边的大哥手忙脚乱,茶水洒了一桌;右边的姑娘小心翼翼地端着盖碗,紧张得手都在抖。老师笑着走过来:“别把盖碗当烫手山芋嘛,叁指合力,轻拿轻放。”她手把手调整每个人的姿势,那一刻真有种回到课堂的感觉。

最让我开眼界的是品茶环节。同一款凤凰单丛,有人喝出兰花香,有人觉得是蜜糖味,还有个小朋友脆生生地说:“像荔枝!”老师眼睛一亮:“说得都对!喝茶这事儿,信自己的舌头最要紧。”她接着讲过,同样的茶在不同人嘴里会有不同味道,这和每个人的味蕾记忆、当时的心情都有关系。

中场休息时,大家自然地聊开了。对面的大叔说他平时就爱泡浓茶解乏,今天才知道水温太高会把茶烫“伤”;邻座的年轻夫妻则对茶点搭配产生了兴趣,商量着回家要试试用白茶配绿豆糕。这种长春品茶学习交流的氛围,比我想象中要自在得多。

茶香里的慢时光

下半场我们玩了“盲品”游戏。老师准备了六款茶,遮住标签让我们猜品种。有人认真记录每一泡的滋味变化,有人闭着眼睛细细回味,还有个大哥每次尝完都要咂咂嘴,逗得大家直乐。虽然没人全猜对,但这个过程让我们放下了对“标准答案”的执念。

聊到兴头上,老师说起她学茶的故事。原来她最早在写字楼上班,有次加班到凌晨,同事递来一杯温润的老白茶,那一刻的感动让她决定转型。“茶不只是饮品,”她摸着手中的建盏,“它教会我们在一杯水的功夫里,找到自己的节奏。”

活动结束前,老师教我们一个简单的方法:无论多忙,每天留出十分钟,安安静静泡杯茶。不用讲究手法,不必追求名贵,就是单纯地和茶待一会儿。她说这才是吉林约茶上课最想传递的东西——在茶香里,给生活留个呼吸的缝隙。

走出茶室时已是黄昏。看着手里老师送的几泡茶样,我忽然觉得,这座城市里藏着许多这样的角落。下次要是你在长春看到品茶学习的活动,不妨去坐坐。或许在某个茶香袅袅的午后,你也会遇见另一种生活可能。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