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水磨工作室喝茶,水磨坊茶室品茗时光
穿过青石板铺成的小巷,老槐树的影子斜斜地洒在斑驳的墙面上。空气中飘来若有若无的茶香,带着点潮湿木料的味道。循着香味往前踱步,隐约听见水轮转动的咕噜声——是了,这就是朋友提过很多次的汝州水磨工作室。
推开虚掩的木门,院子里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一架巨大的木质水磨正在溪流带动下缓缓转动,水花溅起细碎的光。旁边茶室里,几位茶客正围坐在原木茶台前,主人家不紧不慢地烫着茶杯。这场景让人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见过的磨坊,只是这里磨的不是粮食,而是时光。
水声茶韵
“来得正好,水刚开。”主人家抬头笑了笑,手上的动作却没停。他介绍说,这间工作室是由祖传的老磨坊改建的,保留了传统水磨的结构,“水流带动木轮,木轮带动石磨,这节奏本身就是种修行”。
我捧着温热的茶杯,看茶叶在杯中舒展。茶汤澄澈,入口甘醇,带着山泉特有的清甜。主人家说,泡茶用的就是带动水磨的溪水,“活水泡活茶,味道自然不一样”。确实,坐在缓缓转动的水磨旁喝茶,连呼吸都不自觉地跟着慢了下来。
旁边一位常来的老先生搭话:“现在满大街都是快销茶饮,能安静坐着喝杯茶的地方不多了。”他每周都要来坐半天,“听着水声,喝着热茶,什么烦心事都能顺着水流走”。
时光的味道
茶过叁巡,主人家邀我们参观他的水磨工作室。他演示着如何调节水流量来控制石磨的转速,“快有快的猛烈,慢有慢的绵长,就像喝茶一样”。他坚持用传统方法维护这些老物件,“倒不是为了怀旧,是这些东西里藏着老祖宗的智慧”。
回到茶室,新一壶茶已经沏好。这次换了一种本地野茶,味道更醇厚些。阳光透过木窗棂,在水磨坊茶室品茗时光仿佛也跟着变慢了。墙上挂着老照片,记录着这座磨坊百年来的变迁。从磨面粉到如今成为喝茶聊天的去处,功能变了,那份从容却没变。
窗外溪水潺潺,室内茶香袅袅。有茶友轻声感慨:“坐在这里,才明白什么叫‘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啊,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能找到一个让时间慢下来的地方,实在是种福气。
夕阳西下时,我起身告辞。主人家正在收拾茶具,水磨还在不知疲倦地转动。他说欢迎随时再来,“茶一直都有,好时光也是”。走出院子,回头望去,暮色中的水磨工作室像个慈祥的老人,守着流淌的溪水,也守着这一方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