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附近500块钱的爱情,附近500元的情感故事
兴城海边那条老街上新开了家奶茶店,我去买柠檬水的时候认识了小娜。她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手法生疏地封杯,抬头时眼角有细碎的纹路。“多加冰吗?”她问得小心翼翼,像怕说错什么。后来常去才熟悉起来,有次下雨店里没人,她盯着窗外突然说:“你知道五百块钱能买什么吗?”
我咬着吸管没接话。她自顾自往下说:“叁年前我刚离婚那会儿,带着女儿来兴城投奔亲戚。在烧烤摊端盘子,每天凌晨下班走在暗漆漆的巷子里,就想啊,要是有人能陪我走这段路,出五百块我也愿意。”路灯把雨丝照得像银线,她手指在玻璃上划来划去,“后来真遇到个常来吃烤串的货车司机,有晚塞给我五百块说‘别辛苦了下雨呢’,我捏着那几张钞票,在路口站了半小时。”
她最终没要那笔钱。但那个潮湿的夜晚,五百块钱带来的短暂温暖,让她在异乡挺过了最难熬的冬天。“现在想想,这大概就是兴城附近500块钱的爱情吧,没开始也没结束,像海风刮过就没了。”她扯了扯围裙,转身去擦已经光洁的操作台。
另一个五百元的故事
老陈在兴城古城门口摆摊修鞋叁十年了。有对年轻情侣总来他摊子后面的长椅吵架,分分合合四五回。去年七夕傍晚,女孩拖着行李箱哐当哐当过来,掏出五百块塞给老陈:“叔,等他来了您给他,就说我拿去买了张去南方的车票。”
老陈捏着那迭带着体温的钞票,看着女孩红着眼圈钻进出租车。半小时后男孩跑来,听见转述后蹲在地上揪头发。老陈把五百块递过去,男孩突然抬头:“您说,我现在买票追还来得及吗?”
后来老陈和我唠叨:“我那会儿要是收个十块二十块跑腿费,这故事就变味了不是?”他眯着眼穿针引线,“这附近500元的情感故事啊,差一分一厘都不叫真心。”
如今那对年轻人还在兴城,开了家民宿。每次路过修鞋摊都会放两瓶矿泉水,像在纪念那个差点错过的七夕。
小娜的奶茶店最近装了新招牌,女儿放学后会在角落写作业。老陈的修鞋摊多了把遮阳伞,是那对开民宿的夫妇送的。我偶尔还会想起这些兴城附近500块钱的爱情,它们像海边的贝壳,被潮水冲上沙滩,捡到的人短暂停留,又随着下一波浪回到海里。但总有些东西留了下来,比如小娜眼里重新亮起的光,比如古城墙下那把鲜艳的遮阳伞。
或许在兴城这个地方,五百块从来买不到爱情,却能照见真心。那些看似轻飘的附近500元的情感故事,掂在手里才知道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