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达拉那里有站小巷,可克达拉那有小巷车站
说起可克达拉那里有站小巷,很多当地人都会露出会心一笑。这条听起来有点绕口的巷子,可是藏着不少故事呢。
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是从一位跑长途运输的司机那儿。他一边喝着热茶,一边用带着西北口音的普通话说:“你问可克达拉那有小巷车站啊?那可找对人了。那条巷子不宽,车子开进去都得慢着点,但偏偏就在巷子中间设了个小站台。”他说这话时,眼睛眯成一条缝,像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
小巷里的车站时光
后来我亲自去了那里。说真的,要不是站牌立在那儿,谁会想到这么条小巷子里还有个车站呢?站台就设在两排老房子中间,宽不过五米,等车的人多了,都得站到人家店铺门口去。巷子两侧是有些年头的平房,墙皮有点斑驳,但打扫得干干净净。
早晨七点多,是这个站台最热闹的时候。卖烤馕的大叔刚出第一炉,香味飘得满巷子都是。隔壁理发店的老师傅已经开门了,正慢悠悠地扫地。等着坐车去市区上班的年轻人,叁叁两两地聊着天。有个大妈拎着菜篮子从巷子深处走来,熟门熟路地和每个店主打招呼。
我在那儿站了会儿,发现这个可克达拉那里有站小巷真的很特别。它不像大马路上的车站那样急匆匆的,倒像是这条巷子的客厅,每天固定时间,邻居们都会在这儿碰个头。公交车来了又走,带来远方的消息,又带走这里的故事。
开小卖部的阿依古丽大姐告诉我,这个站存在好些年了。“以前巷子更窄,后来稍微拓宽了点,但车站一直没挪地方。”她说,“大家习惯了在这儿上车下车,要是哪天突然没了,反倒觉得少了点什么。”
是啊,这个设在可克达拉那有小巷车站的站台,早就成了这条巷子生活的一部分。它见证了多少人的来来往往——孩子们从这里坐车去上学,渐渐长成了大人;年轻人从这里出发去闯荡,偶尔回来看看;老人们依然守在这里,日复一日地看着巷子里的晨昏变化。
下午时分,我又去了一趟。阳光斜斜地照进巷子,把斑驳的墙面染成了金色。站台上没什么人等车了,只有几个老人在旁边的石凳上坐着聊天。巷子变得安静起来,能听见谁家厨房传来的切菜声,还有电视里播放的新闻声。
这种安静和早晨的热闹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同一个地方,在不同时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子。但不管热闹还是安静,这条巷子和它的小站都在那里,像个老朋友一样可靠。
临离开时,我又看了眼那个站牌。“可克达拉那里有站小巷”这几个字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清晰。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这个不起眼的小站,却承载着那么多人的生活记忆。也许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这样的小巷和小站会越来越少,但它们曾经给予人们的温暖,却会长久地留在心里。
夜幕渐渐降临,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那个小站台静静地立在巷中,等待着明天的第一班车,也等待着新的故事在这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