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火车站小巷子,阜阳站旁小街巷
站在阜阳火车站出站口,热浪混着各地口音扑面而来。我拖着行李箱绕过广场上的人群,目光被西侧那条不起眼的小巷吸引。说真的,要是没留意,很容易就会错过这个藏在车站阴影里的角落。
巷口晾着几件微微摆动的衬衫,二楼窗户伸出细长的竹竿。墙面留着深浅不一的水渍,像地图上蜿蜒的河流。往里走几步,空气突然安静下来,广场的喧嚣被甩在身后,仿佛跨过了某种看不见的边界。
巷子里的烟火人生
修车铺老师傅正蹲在门口给自行车补胎,收音机里放着梆子戏。他抬手用胳膊擦了擦汗,继续摆弄手里的工具。旁边小吃摊的老板娘掀开蒸笼,热气呼地窜上来,她边装包子边和熟客唠家常:“今天这么早下班啊?”
再往里走,裁缝店、杂货铺、老式理发馆紧挨着。有个大叔坐在自家门店前喝茶,茶杯是那种印着红双喜的玻璃杯。我路过时他抬头笑了笑,自然得像在招呼老邻居。在这阜阳火车站小巷子里,时间过得特别慢,慢到能看清阳光在墙面上移动的轨迹。
巷子中段有家旧书店,老板说在这开了二十多年。“见过太多人了,”他整理着架上的旧书,“有赶车的进来躲雨,有附近的居民天天来,还有像你这样偶然走进来的。”书页泛黄,散发出纸张特有的味道。
阜阳站旁小街巷的日与夜
傍晚时分,巷子活泛起来。放学的小孩追逐跑过,下班的人顺路带走晚餐。灯光渐次亮起,食物的香气在空气里交织。我坐在小吃店里,听隔壁桌讲今天的琐事——菜价涨了,孩子考试得了满分,明天要回老家办事。
老板娘给我端来一碗撒着葱花的馄饨,闲聊说她家在这条阜阳站旁小街巷经营了十几年。“火车站人来人往,我们这巷子倒是没什么变化。”她说,“就是守着这个小店,看着熟客慢慢变老。”她转身招呼新客人时,背影融进温暖的灯光里。
夜晚的巷子比白天更有人情味。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居民搬出小板凳在门口乘凉。他们摇着蒲扇,聊着家常,偶尔有火车经过的轰鸣,但没人在意,这声音早已成为生活背景的一部分。
离开时回头望去,巷子口的灯光在夜色中连成一条柔和的线。这条阜阳火车站小巷子就像城市的另一个入口,不显眼,却真实。它收纳着寻常日子,安放着无数人的生活轨迹,在火车站的喧嚣旁,静静生长着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