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梅州哪里有站大街的小巷
梅州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这个问题最近老在我脑子里打转。说实话,第一次听到"站大街"这个说法时,我也愣了半天,后来才明白这是老一辈人对逛街溜达的亲切叫法。
记得上周末路过江北老街,看见几个阿姨坐在骑楼底下摇着蒲扇聊天,我就凑过去问了句:"阿姨,这附近哪有能站大街的小巷子啊?"其中一位穿花衬衫的阿姨眼睛一亮:"后生仔问对人了!往前走到十字路口右转,那条青石板路的小巷子,我们年轻时天天在那儿站着聊天。"
藏在老街里的烟火气
顺着阿姨指的路,我果然找到了一条特别有意思的小巷。巷口摆着几个竹编摊子,卖着客家娘酒和菊花糕。往深处走,斑驳的墙壁上还留着上世纪的红砖花纹,几户人家把竹椅搬到门外,老伯们正在下象棋。这种巷子不像商业街那么拥挤,但又比普通居民区多了几分热闹。
住在巷尾的李叔告诉我,这条小巷从民国时期就是街坊邻居的聚会点。"以前没手机电视,吃完晚饭大家就爱来这儿站着闲聊。现在年轻人虽然都玩手机,但逢年过节,这里还是会聚满人。"他说着指了指巷子中段那棵大榕树,"那下面冬暖夏凉,最适合站着说话了。"
我在巷子里转了转,发现确实有不少人站在店铺门口闲聊。卖仙人粄的老板娘一边舀着甜品,一边和熟客拉家常;修表师傅坐在店门口,手上忙着活儿,嘴里还能和路过的人打招呼。这种松弛自在的氛围,确实让人想多站一会儿。
后来我又在梅州转了好几天,发现像这样的巷子还有不少。比如学宫附近那条带着书卷气的小巷,经常能看到老先生们站在那儿讨论书法;还有剑英公园侧面那条巷子,傍晚总有叁五成群的人站在那儿欣赏落日。
其实要说梅州哪里有站大街的小巷,关键是要找那些既有生活气息,又不至于太拥挤的老街区。这些地方通常保留着梅州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站在那里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不过现在城市发展快,这样的巷子确实越来越难找了。
前两天又路过江北老街,看见施工围挡已经立起来半条街。那个指路的阿姨正在收拾自家店铺,她说下个月就要搬走了。我站在巷口发了会儿呆,突然明白大家为什么这么珍惜这些能"站大街"的小巷子——它们不只是通行的道路,更是承载着记忆的场所。
或许再过几年,要想体验真正的"站大街",真的要去更偏远的乡镇才能找到了。趁着这些巷子还在,得空真该多去站站,感受那份即将消失的市井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