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附近相似建筑群标题

发布时间:2025-11-03 10:12:24 来源:原创内容

这几天刷朋友圈,总能看到同学们在讨论学校周边那几栋特别的建筑。“炮楼”这个称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在学生之间传开了。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外号时,我还真愣了一下,这名字起得挺有意思的。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第一次去找这些楼的时候,愣是在附近转悠了半天。后来才发现,它们就在学校西门对面的那条街上。灰扑扑的外墙,方方正正的造型,窗户密密麻麻的排列着,乍一看还真有点像军事堡垒。特别是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那些斑驳的墙面上,整栋楼都泛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沧桑感。

我问过好几个同学,为什么大家都管这些楼叫“炮楼”。有人说是因为它们的外形确实像,有人说最早是某个学长随口起的绰号,就这么传开了。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一个地方的称呼,往往就是这么在口耳相传中慢慢固定下来的。

这些楼到底什么来头

后来我特意打听了一下,原来这些建筑群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建的,最初是作为教师公寓使用的。那时候的建筑风格都比较朴实,讲究实用,所以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老旧,但在当年,能住进这样的楼房可是件挺体面的事。

现在的“炮楼”周边可热闹了。楼下开满了各种小店,有卖煎饼果子的早餐铺,有开到深夜的麻辣烫,还有几家复印店和文具店。每天上下课时间,这里总是人来人往的。特别是晚上九点多,下课的学生们从教学楼里涌出来,这条街顿时就活泛起来了。

我常去楼下那家兰州拉面馆,老板是个实在人,给的牛肉分量特别足。有次和老板聊天,他说他在这儿开店快十年了,看着一届届学生来了又走。他说这些楼虽然老了点,但位置好,离学校近,很多学生都愿意在这儿租房子住。

说到租房,这倒是个现实问题。学校宿舍毕竟条件有限,很多考研的同学,或者想有个安静空间写论文的学长学姐,都会选择在周边租个单间。这些被称为“炮楼”的建筑,因为租金相对便宜,成了不少学生的首选。不过话说回来,住在这些楼里到底是什么感受,可能只有住过的人才知道。

去年我有个学姐就在这儿租了间房备战考研。她说虽然楼道里有点暗,房间也比较小,但胜在离图书馆近,学习特别方便。而且整栋楼里住的几乎都是学生,晚上还能串门讨论题目,学习氛围特别好。最后她考上了心仪的研究生,说起来还得感谢在这栋楼里度过的那段时光。

走在这些建筑群之间的小路上,总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生活气息。阳台上晾着的衣服随风飘动,窗台上摆着的几盆绿植,偶尔传来炒菜的香味。这些细节让这些冰冷的建筑变得温暖起来。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模样,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最近听说学校周边要重新规划,这些老建筑可能面临改造。这个消息让不少同学感慨,虽然平时总吐槽这些楼又老又旧,但真要改变了,反而有些舍不得。毕竟这里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那些熬夜复习的日子,那些和朋友在楼下小店聊天的夜晚,都成了大学时光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实想想,每所大学周边都有这样一些特别的地方,它们可能不那么光鲜亮丽,却实实在在地陪伴着一届届学生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这些建筑群就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记录着青春的故事,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