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品茶海选工作室,利川茶艺海选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5-11-03 03:44:14 来源:原创内容

路过利川老城区那排青砖房子时,总能闻见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这味道像是从巷子深处钻出来的,混着潮湿的青石板气息,一不小心就勾着人往里走。

那天我循着茶香拐进小巷,抬眼就看见了“利川品茶海选工作室”的木招牌。门虚掩着,里头传来隐约的说话声。

两种茶香,一种滋味

推门进去才发现,隔壁连着另一间铺子,牌匾上写着“利川茶艺海选工作坊”。两家店像是共用着一堵墙,却又各自开着门。左边工作室的茶台上摆着几十个白瓷碗,几个年轻人正端着茶杯来回比对;右边工作坊里,老师傅正握着一位姑娘的手,教她如何让壶嘴不抖。

穿棉麻衫的主理人给我递来一杯今年的春茶。“两边都试试?”他笑着指了指左右两扇门,“咱们这儿啊,有人先去了工作室,喝着喝着就跑工作坊学泡茶去了。”茶汤在舌尖转了个圈,清新里带着回甘。

我问他这两家到底什么区别。他掏出手机给我看聊天记录:昨天还有人问,“你们这是喝茶的地方还是教课的地方?”他每次都回:“都是。”

茶碗里的人生百态

工作室那边最热闹的是每周叁的盲品会。七八种茶样编号摆开,谁尝出品质最佳的那款,当月茶费全免。上次夺冠的是个九零后姑娘,她说在这练了半年,现在连老公买茶叶都得找她把关。

工作坊的课程从握壶手法教起。有个大姐第一次来,紧张得把盖碗打翻了叁次。老师傅不急不躁:“怕什么?茶叶又不会笑话你。”叁个月后,她在儿子婚礼上表演茶艺,稳稳地泡出了十二杯功夫茶。

两家店共用着一个后院。春天制茶季,工作室评选出的优质茶青,直接送到工作坊当教学材料。工作坊学员手法到位了,又能去工作室当助教。这个循环挺有意思——好茶叶需要懂泡的人,懂泡的人又更会挑好茶叶。

常来的茶客说,在这待久了,慢慢能喝出同一座山不同坡向的茶味差异。就像生活里那些细微的滋味,总得静下心来才能品明白。

暮色染红窗棂时,两位主理人总会凑在一张茶台前。他们用同一把紫砂壶,泡着当天最满意的茶。壶嘴倾泻的水声里,茶香把两间屋子融成了一体。偶尔有客人问到底该选哪边,他们相视一笑:“先进来喝杯茶吧。”

茶汤在杯中晃出细碎的光。或许喝茶这件事,从来就不需要分得太清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