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品茶加痴,马鞍山茶约痴信同城
最近和朋友聊天,说起咱们马鞍山人的周末消遣,好几个都提到了品茶。不是那种正襟危坐的茶道,而是找个舒服的地方,约上叁五好友,一边喝着当季的新茶,一边聊聊近况。这种放松的方式,不知不觉就在城里流行开了。
说起来,马鞍山虽是个工业城市,但爱喝茶的人可真不少。走在雨山湖公园边上,时不时就能闻到茶香。从前想找茶友一起坐坐,还得靠熟人互相介绍,圈子实在有限。现在嘛,情况不一样了。
指尖上的茶香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现在想约个茶局变得特别简单。我那朋友掏出手机给我看,说他上周刚通过一个茶友群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就在群里问了一句‘周末有人喝茶吗’,立马就有叁四个人响应。”他笑着说,“其中一位还带了上好的六安瓜片,大家聊得特别投缘。”
这种变化挺有意思的。想想看,放在几年前,咱们想认识新茶友,可能还得去固定的茶楼守株待兔。现在只要动动手指,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特别是那个马鞍山品茶加痴的圈子,里面都是实名认证的茶友,不用担心遇到不靠谱的人。
我另一个同事的经历更有意思。她是个90后,却偏偏爱上了老青茶。本来以为身边找不到同好,结果在本地一个茶文化交流平台上发了条动态,第二天就有人私信她,说家里收藏了九十年代的青砖,愿意分享。看看,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茶桌上的故事
其实喝茶这件事,品的不仅是茶汤的滋味,更是那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氛围。我记得上个月参加了一次马鞍山茶约痴信同城组织的茶聚,地点选在了一家新开的中式茶室。
那天来了七八个人,有退休的老师,有做设计的小姑娘,还有开咖啡馆的老板。大家职业不同,年龄也差了不少,但因为都喜欢茶,居然聊得热火朝天。那位老师还带来了自己收藏的茶具,一边泡茶一边给我们讲每件器具的来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位咖啡馆老板说的话。他说:“现在的人啊,太需要这种慢下来的机会了。咖啡喝的是效率,茶品的是心境。”这话说得真在理,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能抽出半天时间,静静地品一壶茶,和陌生人变成朋友,这种感觉特别珍贵。
这样的茶聚,现在在我们马鞍山越来越常见。不需要太复杂,有时候就是几个同事下班后约着去喝杯茶,解解乏;有时候是茶友们自发组织的小型品鉴会。重要的是那份轻松自在的感觉。
说到找茶友,我还有个小心得。现在确实有不少平台可以找到组织,但还是要选择那些靠谱的。比如要看看是不是实名认证的,组织者靠不靠谱。我一般都是通过朋友推荐,或者找那些经营时间比较长的老群组。毕竟喝茶是件雅事,安全和舒心最重要。
上周末我又去了那次认识的设计师姑娘开的茶工作室。她那里布置得特别雅致,墙上挂着她自己写的书法,角落里摆着当季的插花。我们去的时候,她正在给新来的茶友演示如何冲泡凤凰单丛。“水温很关键,”她边说边操作,“太高了会苦,太低了香气出不来。”
看着袅袅升起的茶烟,我突然觉得,咱们马鞍山的茶文化,正在以这样一种温暖的方式传承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变成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变化,真好。
那天临走时,工作室里又来了几位新面孔。看来,喜欢这种品茶方式的人越来越多了。也许下一个周末,你也会在某个茶香四溢的空间里,遇见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一起分享一杯好茶带来的简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