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附近300块钱的爱情,晋城周边300元的情感故事
小城边缘的情感交易
巷子口那家网吧的霓虹灯总是半夜闪烁,映着李师傅修理铺那块掉了漆的招牌。我常在这里等夜班公交,偶尔会遇见几个穿着单薄的姑娘,她们挎着小小的挎包,站在电线杆投下的阴影里,像候鸟一样等待着什么。隔壁拉面馆的老张有次和我闲聊,说这些姑娘做的是“叁百块的生意”。
老张用油腻的抹布擦着柜台,声音压低:“这年头,叁百块能干啥?不够咱请人吃顿像样的火锅。”他朝窗外努努嘴,“可在这儿,叁百块能买段温存。这些姑娘大多从附近县城来的,租着最便宜的房子,白天睡觉,晚上出来。”
后来我在菜市场遇见小月,她正在和一个卖菜大妈为了两毛钱争得面红耳赤。等大妈走后,她蹲在那里慢慢捡起撒落的土豆,我看见她指甲上有斑驳的红色指甲油,已经掉了大半。她抬头看见我,愣了一下,然后迅速把散乱的头发别到耳后。
“刚才那个是我老乡。”她突然说,声音很轻,“我知道你们都怎么看我们。”她称完土豆,掏出皱巴巴的零钱,动作很慢,好像在等待什么。但我什么都没说,只是帮她扶起那袋有点沉的米。
深夜的对话
有天晚上下雨,我又在公交站碰到小月。她没带伞,缩在窄窄的檐下,连衣裙的肩头已经湿透了。我把伞往她那边挪了挪,她犹豫了一下,才稍微靠近些。
“其实我不常这样。”她突然开口,眼睛盯着湿漉漉的地面,“之前在开发区电子厂上班,一个月叁千五,天天站着干活,腿都肿了。后来弟弟考上大学,需要钱…”雨点噼里啪啦打在伞面上,她的声音几乎被淹没。
她告诉我,有个常来的男人,每次就真的只是和她说话,说说他工作中的烦恼,说说他远在老家的孩子。说完,照样留下叁百块钱。“他说这比去找心理咨询便宜。”小月笑了笑,那笑容里有种说不清的苦涩。
我想起老张说过,在这晋城周边,叁百块能买到的东西太多了,又太少了。能买到一晚上的倾听,买不到真心的陪伴;能买到短暂的亲密,买不到长久的关系。这种叁百元的情感故事,在这座小城的边缘地带,每天都在悄悄上演。
公交车来了,小月上车前回头说:“等攒够弟弟下学期的学费,我就不干了。”她的眼睛里有点点亮光,不知道是雨水还是别的什么。车门关上,带着那点光亮驶入雨幕深处。我站在那儿,手里的伞还在滴滴答答漏水,就像这座城市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路灯把积水照得发亮,映出支离破碎的倒影。远处,又有模糊的人影在徘徊,继续着那些对于晋城附近300块钱的爱情的循环。而明天太阳升起时,这些夜晚的痕迹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