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孟州微信联系一次300元
这两天在孟州,总能听到有人在聊微信附近人的事儿。有个价格传得特别邪乎——300元一次。这事儿听起来挺新鲜的,你说现在社交软件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
我有个在城南开便利店的老李,前天晚上凑在收银台前跟我嘀咕:"现在年轻人啊,刷个微信都能刷出花来。前两天有个小伙来买烟,边付款边盯着手机笑,说是刚通过附近的人约了周末见面"。老李把扫码枪往柜台一扔,"现在这世道,隔着条街都能交朋友"。
藏在屏幕后的社交圈
其实在孟州这样的小城,大家的活动范围本来就不大。西到韩愈大街,东到黄河大道,骑个电动车半小时能逛完。可偏偏现在的人都爱在微信上找乐子,你说怪不怪?我家楼下理发店的王姐说过:"现在来烫头的姑娘,十个里有八个在刷附近的人"。这话听着夸张,但仔细想想,现在谁不是手机不离手呢?
那天在人民广场,遇见个穿校服的中学生,抱着手机蹲在花坛边上。我凑近瞥了一眼,好家伙,微信附近人列表滑都滑不到头。现在的孩子啊,宁愿对着屏幕聊天,也不愿和旁边打球的小伙伴说句话。
300元背后的门道
说到这个价格,还真有人较真。我表哥在城北开网吧,他说常来的几个熟客就议论过这个数。"300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正好卡在让人犹豫的点儿上"。有个戴眼镜的常客说得在理:"现在去餐馆吃顿饭也得两叁百,要是真能交个靠谱的朋友,这钱花得值"。
不过这话得分两头说。我邻居张阿姨上个月就被附近的人骗了二百块钱,说是卖二手冰箱,钱转过去人就消失了。所以啊,在孟州微信联系一次300元这种事,听着新鲜,但真要尝试还得留个心眼。
昨天路过滨河公园,看见几个年轻人坐在长椅上,手机屏幕亮晃晃的。我故意慢下脚步,听见他们在比较各自微信上附近的人的距离。"我这个才0.5公里!""我这个更近,显示就在公园里"。听着他们叽叽喳喳的讨论,我突然觉得,虽然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孟州城,但微信上的孟州好像又是另一个世界。
现在的人呐,宁可花300块钱在微信上找陌生人聊天,也不愿意下楼和邻居打个招呼。上周我去居委会办手续,听见工作人员在叹气:"现在整栋楼的住户都认不全咯"。这话听着让人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不过话说回来,在孟州这样的小地方,微信附近人功能也确实帮了不少忙。我侄子上个月通过附近的人找到了同小区的篮球搭子,现在每周叁都约着去体育场打球。这倒是个好事,至少让年轻人从手机里走出来,真正见上面了。
今早去买豆浆,听见早餐摊的老板在劝自己闺女:"你别整天抱着手机聊那些虚的,真要交朋友,去文化宫跳广场舞都比这强"。姑娘撅着嘴不乐意:"爸你不懂,现在都这么交朋友"。看来这孟州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说法,还真在年轻人中间传开了。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在咱们孟州这样的小城,过去左邻右舍都认识,现在反而要靠微信来认识住在附近的人。时代变了,交朋友的方式也在变,就是不知道这样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