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品茶私人工作室,龙泉私人茶室品茗空间
前两天路过城南老街,突然闻到一阵熟悉的茶香,顺着味道拐进巷子,才发现这里新开了家龙泉品茶私人工作室。透过竹帘能隐约看见里面晃动的茶壶和人影,让我想起小时候爷爷常说的"好茶不怕巷子深"。
这里和普通茶馆不太一样
推门进去时,穿棉麻衫的茶艺师正在给客人泡凤凰单丛。她手势很轻,注水时像在给茶叶挠痒痒。听说我是第一次来,她笑着说:"我们这儿不按菜单点茶,得先问问您的舌头。"原来这里会根据客人的口味推荐合适的茶,就像老中医把脉开方子。
坐在我对面的陈先生是常客,他捧着闻香杯说:"在龙泉私人茶室品茗空间待上半天,比做推拿还解乏。上次带着客户来谈事,原本僵持不下的合作,叁泡茶工夫居然谈成了。"他说话时,茶海里正飘着白毫银针的甜香,像刚晒过太阳的棉花味道。
茶艺师给我们看她的茶则,里面躺着蜷曲的岩茶。"有些客人刚开始只喝得惯清香型铁观音,后来慢慢能欣赏足火肉桂的力道。"她边说边温杯烫盏,动作行云流水,"喝茶这事急不得,得让味蕾慢慢认路。"
茶香里藏着故事
墙角博古架上有款用陶罐封着的普洱,贴着"2012年勐海春料"的标签。茶艺师说这是某位茶客存在这里的,"每年春天他都会来开罐醒茶,像探望老朋友"。有次他带着读大学的儿子一起来,父子俩对着茶饼说了整下午的话,比过去十年聊得都多。
雨天人少的时候,他们会在龙泉品茶私人工作室办小型茶会。上次来的姑娘们开始还刷着手机,后来都放下手机跟着学点茶。有个女孩说从来没发现,看着茶沫慢慢消散的样子,心里的事也跟着化开了。
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连水都讲究。后院里摆着叁个水缸,分别存着山泉水、井水和过滤水。"不同的水是不同的导游,带着茶味走不同的路。"茶艺师用竹勺舀水时,水面荡开的波纹特别温柔。
临走在茶罐里挑了款蜜兰香单丛,结账时发现价格比连锁茶饮还实在。掌柜正在整理茶席,香云纱的席布上落着两片茶叶,他小心地拾起来放回茶荷:"每片叶子都走过很长的路才到这儿呢。"
走出巷子时嘴里还留着茶香,突然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穿过半座城来这儿。或许我们缺的不是喝茶的时间,而是这样一个让生活慢下来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