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上课喝茶辩辩群,辽园学习茶歇群聊
最近啊,我手机里一直置顶着一个群,名字挺有意思的,叫“辽源上课喝茶辩辩群”。说真的,第一次看到这名字,我还愣了下神。上课?喝茶?这俩事儿怎么能搁一块儿呢?
后来我才慢慢咂摸出味儿来。这“辽园学习茶歇群聊”,不就是我们这帮人的线上小茶馆嘛。大伙儿都是辽源本地人,或者在辽源待过,因为各种原因凑到了一起。群里没什么高深莫测的大学问,聊的都是些实在事儿。
你说奇怪不,有时候一个人看书,看着看着就走神了。但在群里,谁随手抛出一个问题,底下立马就有人接话。前几天有人问咱辽源当年煤矿发展的老故事,好家伙,一下子炸出好几位老辈人,你一句我一句,讲得那叫一个鲜活。那种感觉,就像围坐在老家的热炕头上,听着长辈拉家常,手里还捧着一杯热茶,心里头暖呼呼的。
一杯茶的功夫,学点东西
我们这个“辽源上课喝茶辩辩群”,重点还真不在“上课”那个严肃劲儿上。没有固定的老师,也没有必须要交的作业。更像是茶歇时分的随意交流,你带来一点见闻,我分享一点心得。有人会发自己拍的城市新景,对比着聊聊过去;有人看到一篇好文章,顺手就转发到群里。这种学习,没什么压力,反而更容易听进心里去。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群里聊起东北的方言。一个年轻成员说了个词,忘了是啥意思,几位叔叔阿姨立马就给出了解释,还举了好几个例子,顺便带出了不少童年的回忆。那种知识的传递,是带着温度和生活气息的,可不是冷冰冰的词典能比的。
慢慢地,我发现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忙完手头的事,总会点开那个“辽园学习茶歇群聊”看看。也不一定非要发言,就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感觉特别踏实。它成了一个纽带,把一群对这片土地有感情的人,轻轻地联系在了一起。
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能有一个地方让人慢下来,说说话,交流点想法,真的挺难得的。这个群对我来说,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它不像那些热闹的社交平台,吵吵嚷嚷的。这里更安静,也更有人情味。每次看到群名,就仿佛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茶香,提醒我在忙碌之余,别忘了停下来,充充电,也和志同道合的人聊聊天。
也许,最好的学习状态就是这样吧。不那么刻意,就在一杯清茶的陪伴下,在轻松的交谈里,一些新的想法和认知,就那么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