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喝茶快餐号,灯塔茶座快餐船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最近总惦记着江边那家“灯塔喝茶快餐号”。这名字起得怪,又是灯塔又是喝茶,还卖快餐,第一次路过时我愣在门口琢磨了半天。
店就开在码头附近,外墙漆成醒目的红白条纹,顶上真有个小型灯塔模型,夜里会亮起温柔的黄光。推开木门,铃铛“叮铃”一响,老板娘头也不抬地招呼:“随便坐,茶在桌上自己倒。” 冰镇乌龙茶是用大号玻璃壶泡的,随便喝,喝完自己添。
熟悉的味道,新鲜的感觉
菜单简单得惊人:排骨饭、卤肉饭、鸡腿饭,再加五六样小菜。但每样都做得认真。米粒饱满油润,排骨腌得入味,炸得外酥里嫩。最绝的是配的那碟酸菜,爽脆开胃,不少老客就为这口酸菜专门跑来。
常来这儿的人形形色色。下午叁点钟光景最有趣,能看见刚卸完货的码头工人和旁边写字楼的白领坐在同一张长桌上扒饭。工人大哥聊着今天的鱼获,白领说着刚谈成的合同,各说各的,却意外地和谐。
老板娘有个本子,熟客都知道。扉页上工工整整写着“灯塔茶座快餐船记事簿”。谁家有喜事,谁最近遇上难关,她都悄悄记上一笔。老张儿子考上大学那天,店里每份饭都多个卤蛋;李阿姨老伴住院那周,她的饭盒里总多塞个鸡腿。这些小动作做得自然,像船过水无痕。
我问过她为什么起这么个特别的名字。她一边擦杯子一边说:“以前跑船的人看见灯塔就安心了。我这儿嘛,就想让大家吃得简单,但心里踏实。” 她指了指墙上老照片,“那条‘灯塔茶座快餐船’是我父亲经营的,在江上卖了二十年盒饭。现在船退休了,我把味道搬到了岸上。”
这让我想起第一次带外地朋友来的情形。朋友吃完抹抹嘴说:“怪了,就是份普通的卤肉饭,怎么吃出了点儿……回家的感觉?” 我笑笑没说话,心里明白,那是被仔细对待后才有的熨帖。
有天深夜加班路过,店还亮着灯。推门进去,只有老板娘在收拾。她说在等最后一个熟客——码头值班的老陈,他十二点下班总会来吃个夜宵。“留盏灯,留口热饭,对人很重要。”她说着,把倒扣的碗一个个翻过来。
如今城里网红餐厅开了又关,这家小店却像真正的灯塔一样立在那里。它不追求新奇,只守护着最本真的东西——让人吃得饱,喝口热茶,感受片刻安宁。也许在快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日子里,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像暴风雨中的港湾,简单,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