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学生品茶上课,学子课堂体验茶文化

发布时间:2025-11-04 02:37:30 来源:原创内容

走进莱阳这所学校的教室,你可能会闻到一缕淡淡的茶香。这可不是什么教职工休息室,而是正儿八经的课堂——同学们面前摆着的不是堆成小山的习题册,而是一套套精致的茶具。

最开始听说要上品茶课,不少同学都挺纳闷:这不耽误学习嘛?可几节课下来,大家才发现,这小小的茶杯里装的,可不只是茶水那么简单。

当课堂飘起茶香

“大家先看我怎么拿杯子——”老师示范着标准的盖碗手势,“对,拇指和中指捏住碗沿,食指轻轻抵住盖子。哎,这位同学别太用力,茶具可是很娇气的。”

底下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有个男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他刚才差点把盖子摔了。说来也怪,平时在操场上疯跑的孩子们,一碰到这些薄薄的瓷杯,都不自觉地放轻了动作。

慢慢地,大家发现这课有点意思。比如同一批茶叶,水温不同,泡出来的味道天差地别。有个女生在日记里写:“原来95度的水泡龙井最好喝,就像我们交朋友,太急了不行,太冷了也不行,得刚刚好。”

这话传到班主任耳朵里,老师都惊讶了——以前讲人际关系,道理说了一堆,还不如这一杯茶来得直观。

莱阳学生品茶上课这事儿,渐渐传开了。别的学校家长听说后直摇头:“这不是胡闹吗?”可他们不知道,就是这门“不务正业”的课,让不少孩子悄悄发生了变化。

班上有个特别坐不住的男生,以前上课超过十分钟就要扭来扭去。可自从开始学茶道,他居然能安安静静地泡完整套流程。问他怎么做到的,他眨眨眼说:“等着看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的样子,特别有意思,就不觉得时间长了。”

茶艺老师说过一句话,让很多同学记在了心里:“泡茶的时候,你急,茶就知道;你不专心,茶也知道。”这话听起来玄乎,可当你真的静下心来泡一壶茶,就会发现——还真是这样。

最让人惊喜的是,这门课还串起了别的知识。地理课上讲到江南茶区,这些孩子能说出不同产地的茶叶特点;历史课上说到茶马古道,他们比谁都来劲,因为亲手泡过那些地方的茶。

语文老师更是受益匪浅——以前让学生写“春天的味道”,交上来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花香”。现在好了,有写“明前龙井的鲜爽”的,有写“茉莉花茶的清甜”的,文字里都带着温度。

当然啦,这门课也不是一直那么顺利。有一次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同学们去茶庄体验采茶。大家兴冲冲地去了,结果没半个小时就喊累——原来一直弯腰采茶这么辛苦。

“我以后喝茶再也不嫌贵了。”一个女生揉着酸痛的腰说,“这每一片叶子都得来不易啊。”

回程的大巴上特别安静,孩子们都在打盹。但这次的累,让他们对“茶”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优雅的品茶背后,是这么多人的辛勤劳作。

如今,这门课已经开了两个学期。问孩子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学会了耐心,有的说交到了朋友,还有的说终于知道怎么帮爸爸泡茶了。

最重要的是,这门特别的课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他们看到了生活除了分数和考试,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细细品味。就像那杯茶,要慢慢泡,慢慢品,才能尝出其中真味。

放学铃响了,孩子们小心地收拾好茶具,教室里的茶香久久不散。这香气飘出窗外,融进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也融进了这些年轻生命的记忆里。或许很多年后,当他们再次闻到熟悉的茶香,还会想起这段在课堂上品茶的时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