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附近街巷200元一次
六安火车站旁边那片老巷子,我打小就熟悉。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角爬满青苔,傍晚时分总能闻到谁家飘出的炒菜香。可这两年,巷口电线杆上开始出现些奇怪的数字,用粉笔写着“200元一次”,旁边还画着箭头。起初我没在意,直到发现这样的记号在附近街巷越来越多。
那天下午,我蹲在巷口修自行车,听见两个拖着行李箱的陌生人在吵架。“就200块钱的事,你非要绕远路!”穿花衬衫的男人扯着嗓子喊。戴帽子的同伴压低声音:“这种地方能信?到时候人财两空别怪我没提醒!”他们说的每句话都像暗号,但我听懂了那个数字——200元。
藏在市井烟火里的交易
后来我多了个心眼,发现这些200块的生意就藏在日常里。五金店老板会对着手机说“老地方200”,菜摊老板娘找零时偷偷塞纸条。有回我假装系鞋带,听见擦身而过的对话:“火车站往南第叁个巷子,红色木门,敲叁下。”
周叁晌午,我撞见个有意思的事。修鞋摊前坐着个城里人打扮的姑娘,她试完鞋突然问:“听说这儿能找向导?”老鞋匠头也不抬:“200块领路,不管别的。”姑娘付钱时,我看见她手在抖。等穿西装的人来接应时,她突然抓起行李就跑,钞票散了一地。老鞋匠慢悠悠捡钱,嘟囔着:“这月第叁个了...”
巷子深处那家杂货店最神秘。玻璃柜台上总堆着山寨洗发水,但只要说出暗号,老板娘就会掀开布帘子。有次帘子被风掀起半角,我瞥见里面的人在数身份证,厚厚一沓像扑克牌。有个大妈连续叁天蹲在对面修表铺,后来才听说她女儿被所谓“200元介绍费”骗去了外地工厂。
现在连巷子里的孩子都学会了对暗号。两个初中生蹲在墙角分辣条,穿校服的男孩说:“给我200块,告诉你数学答案。”戴红领巾的立刻掏钱。我正要制止,却看见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原来是在模仿大人。这画面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有些东西正在悄悄改变孩子们眼中的世界。
傍晚的巷子飘起炊烟,200元的交易还在继续。卖馄饨的阿婆说,上个月有对夫妻在这条街上吵了整夜,就为要不要花这200块找门路。最后女人哭着说:“要不是为孩子上学,谁愿意当无头苍蝇?”男人蹲在路灯下,把钞票攥得皱巴巴。
昨夜暴雨,我看见个中年人蜷在巷口屋檐下。他手机屏幕裂了,还在反复拨号,嘟囔着“说好200块接应...”雨水顺着瓦片浇透了他的西装。今早雨停了,青石板上的粉笔字被冲刷干净,但我知道,等太阳出来,又会有新的数字爬满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