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小妹24小时喝茶,高邮姑娘全天饮茶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4 04:31:19 来源:原创内容

清晨五点半,高邮老街上最早亮起的那盏灯,总是从茶坊二楼的木格窗里透出来。这时候的高邮小妹已经开始烧水了,她习惯在第一批客人到来之前,先给自己泡一壶本地的绿杨春。茶叶在白瓷杯里缓缓舒展,像是醒了个懒腰。

要说这高邮小妹24小时喝茶的习惯,还得从她奶奶那辈说起。老人家在世时总念叨“茶凉了不好喝,人闲了没精神”,这句话像家训似的传了下来。如今茶坊由小妹接手,她索性把营业时间改成了全天候。街坊邻居起初都觉得新鲜——谁家茶坊半夜还开着门啊?

从早到晚的茶香

早上七点来钟,茶坊里就坐满了赶早市的老人。他们带着刚买的鲜笋、活虾,顺手把菜篮子往桌下一搁。“小妹,照旧!”不用多问,每人面前都会摆上不同的茶具——王爷爷要紫砂壶泡的普洱,李奶奶爱玻璃杯里的龙井。茶香混着街市的热闹气,在晨光里飘散开来。

午后两叁点最是闲适。这个时候来的多是游客,走累了进来歇脚。小妹会根据不同时节推荐茶饮:夏天是冰镇桂花乌龙,冬天煮老白茶配姜片。有次几个南京来的年轻人好奇地问:“你们高邮人真能喝一天茶啊?”小妹笑着指指角落里的几位老茶客——他们从早茶喝到下午,棋盘都下了叁局。

夜深了反倒更热闹。九点过后,茶坊里渐渐坐满了写作业的学生、加完班的上班族。有个程序员常年在靠窗位置包月,他说在这儿敲代码比在家效率高。可能是茶香让人静心,也可能是那份陪伴感——知道你深夜工作的时候,不远处总有人亮着灯,温着茶。

记得去年冬至那晚,大雪封路,茶坊里却格外温暖。几个回不了家的外地客人围炉夜话,小妹把库存的陈年普洱都拿出来分享。炭火噼啪作响,茶汤氤氲的热气里,有人说起故乡的茶俗,有人念起老家亲人。那壶茶从深夜一直续到天亮,最后变成了一场即时的茶会。

现在街坊们都习惯了这家永远亮灯的茶坊。清晨环卫工可以进来接热水,深夜护士下班能喝到热汤。有人问小妹怎么坚持下来的,她正在给茶壶续水,水流声里轻轻说了句:“茶要趁热喝,人情要常走动嘛。”这句话和她沏茶的动作一样自然。

窗外又飘起细雨,青石板路上泛着水光。茶坊里的灯光暖融融的,新一壶绿杨春正飘着清冽的香气。那位程序员在角落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举起茶杯对小妹示意续杯。墙上的老挂钟轻声走着,茶香仿佛永远不会散。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