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子茶香伴读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3 05:53:00 来源:原创内容

哈尔滨的冬天总是来得特别早,窗外飘着细雪,教室里的暖气却让人昏昏欲睡。就在这时,前排的同学递来一个保温杯:“尝尝,我爸刚寄来的毛尖。”杯盖掀开的瞬间,一缕清冽的茶香在微凉的空气里晕开,像突然推开一扇窗,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说来也怪,自从班里兴起带茶上课的风气后,那些原本趴在桌上打盹的同学,现在都捧着各式各样的茶杯。有个哲学系的哥们说得挺有意思:“茶嘛,就是给脑子按个暂停键。”当热水注入茶杯,看着叶片慢慢舒展,这个短暂的过程仿佛把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调慢了半拍。我们这代人都被手机绑架了,不是在回消息就是在刷视频,倒是这杯茶,让人不得不安静地等上几分钟。

茶香里的少年时光

中文系的李老师最先发现这个变化。她在课间好奇地凑过来看我们的茶具,从紫砂壶到玻璃杯,从龙井到正山小种,简直是小型茶展。后来她干脆把茶文化融进了课堂,讲《红楼梦》里的栊翠庵品茶,讲唐宋诗人的茶诗唱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说:“你们发现没?喝茶的时候特别适合背古诗。”那天下午,我们一边喝着金骏眉,一边读着苏轼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窗外的雪光映着茶汤,诗句好像真的带着温度落进了心里。

理工科的同学也有自己的喝茶门道。实验室那个总熬通宵的学长说,深夜做实验时,茶比咖啡来得温和,“咖啡是逼着你清醒,茶是陪着你看深夜的星光。”他的保温杯里永远泡着浓茶,说是能提神又不伤胃。有一次实验结果迟迟出不来,大家围着仪器干着急,他却不紧不慢地添水泡茶:“急什么?茶叶从树上到杯里都要经历那么多工序,我们等个数据算什么。”

哈尔滨的学生喝茶,倒也不是追求什么茶道精髓。更多的,是把喝茶变成了一种生活节奏。图书馆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摊开的书页旁放着茶杯,写字的手偶尔停下来抿一口。热水房排队的同学会互相看看对方的茶叶罐,交流哪个茶庄的茉莉花茶更香。这种学子茶香伴读时光,成了校园里独特的风景。

记得去年期末,我在图书馆复习到深夜。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翻书声和偶尔的咳嗽声。这时后排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转头看见几个同学正在分享一壶普洱。深红色的茶汤在台灯下泛着暖光,他们小声聊着复习重点,茶杯在桌上传递。那一刻突然觉得,这杯茶喝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一种互相陪伴的温暖。

现在毕业多年,我还是保持着喝茶的习惯。每次闻到茶香,就会想起在哈尔滨求学的日子,想起那些在茶香中读书的午后,那些分享同一壶茶的伙伴。或许我们喜欢的,不只是茶的味道,更是那段哈尔滨学生品茶喝茶上课的时光里,简单却充盈的年轻岁月。

推荐文章